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雅 春秋时期周、鲁、齐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

风雅 春秋时期周、鲁、齐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

  • 字数: 3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姝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42428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春秋时期周、鲁、齐的98个世族作家,涵盖王族、公族、家族、士族等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173位世族作家,逐一考证其族属、世系、事略暨文学创作活动,从王室、同姓公室、异姓公室不同侧面展示春秋时期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 本书将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结合进行研究,避免了以往研究空间重南轻北、研究时间重末轻初、研究视域缺乏全面性、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的弊端。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改变世族研究与文学研究脱节的现象,从世族与文学研究结合视角,将触角深入到“家→族→宗”这一宗法制社会构成基本元素中,在全面钩稽考察各类世族作家群体之族属、世系暨作家个体事略、文学创作活动的基础上,关注世族文学的历史建构、依存关系、类型特点、生产方式、现场情景、成果样本等问题,力图全面反映文学创作基层写作的具体过程与基本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春秋文学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规律;通过对众多家族性文学经验的逐一总结归纳,进而分析世族文学发生、发展、成熟的流变规律,以揭示中国文学创作的族聚性、互动性、基层性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
罗姝,文学博士,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与诗礼文化、国际汉语教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14BZW038)1项,结项等级优秀;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诗礼文化’成型与当代传承”(16ZDA172)1项,结项等级良好。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学》(韩国)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家族宗子:诗礼传家的责任主体》《公室宗子在诗礼文化生成与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王族宗子:文学创作的行为主体与诗礼传家的责任主体》均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阶段性成果的系列论文,从“王室宗子(天子)”“公室宗子(诸侯)”“家族宗子(卿大夫)”三个维度,采用以点带面的研究模式,客观描述了在“诗礼文化”成型过程中不同层次贵族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以揭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演变规律。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周 /19
第一节 周王室 /19
一、族属考 /19
二、世系考 /21
三、平王宜臼 /22
四、僖王胡齐 /24
五、惠王阆 /24
六、襄王郑 /25
七、定王瑜 /26
八、灵王泄心 /27
九、景王贵 /27
十、敬王匄 /28
十一、元王任 /29
第二节 王族 /30
一、周氏与周公黑肩、周公阅 /30
二、宰氏与周公孔 /33
三、凡氏与凡伯 /34
四、单氏与单超、单旗 /3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