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与"仁" 孔子诗学思想研究

  • 字数: 23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许春华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62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论语》及先秦儒家经典文献中孔子诗学思想的研究。在孔子诗学视域中,“诗”不是一种抒情诗文,也不是一部诗歌总集,而是承载着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的诗学文献。其中“思无邪”为诗学宗旨,“兴观群怨”为诗学结构,“兴”为思想方法;孔门诗教是一种古典儒学哲学教育,“子曰”“诗云”乃先秦儒家独特的话语方式;“诗”与“仁”相通,孔子诗学是孔子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诗学奠立了先秦儒家诗学传统,赋予了先秦儒家哲学一种诗性智慧,从中可发掘新时代传统儒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命源泉。
目录
第一章孔子诗学与哲学史建构的反思
第一节“地方性知识”视域与先秦诸子哲学起源
第二节胡适与冯友兰哲学史建构的共同取向
第三节“中国的”与“哲学的”双重理路
第四节“诗”:“文明的经典”通向“儒学的经典”
第五节“诗三百”与孔子诗学的致思进路
第二章“仁”与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第一节“兴”:“诗”与“仁”的思想通道
第二节“思无邪”与“诗”之“体”“用”
第三节“兴”与“仁”的哲学特质
第四节“闻”:“乐”与“仁”的对接
第三章孔门诗教与古典儒学哲学教育
第一节孔子诗教与周人诗教的比较
第二节孔子诗教的三重维度与思想特质
第三节“诗”之“言”与“雅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