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道德行为影响自尊的社会心理学机制

不道德行为影响自尊的社会心理学机制

  • 字数: 1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梁媛
  • 出版日期: 202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245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实现价值。有些人会选择采用非常规手段,快速实现目标。当通过不道德方式获得理想的成果、地位、名利后,真的会获得原以为的快乐吗?不择手段“证明”了自己后,真的能获得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吗?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建构了不道德行为通过道德知觉和能力知觉两条路径影响自尊的双路径权变模型,路径的权衡与选择取决于个体的系统合理化动机。本书提出的双路径权变模型,可以为引导人们注重道德选择、提升“不想腐”的自觉性提供突破口。
作者简介
梁 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现为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讲师;主要从事不道德行为、自尊等社会心理学及军事心理学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等高水平 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合作发表SSCI期刊论文11篇,在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主持、参与多项重点课题。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一自尊
二不道德行为
三不道德行为对自尊的影响
四系统合理化理论
五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理论推导及研究概览
一系统合理化在不道德行为对自尊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二系统合理化调节道德知觉、能力知觉影响自尊的相对强度
三系统合理化调节不道德行为影响道德知觉、能力知觉的相对强度
四基于系统合理化调节的双路径模型
五研究概览
第三章研究1不道德行为对自尊的影响:系统合理化的调节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1.1:基于贿赂情境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1.2:基于合作欺骗行为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1.3:基于回忆的不道德行为的因果研究
五研究1.4:操纵真实欺骗行为的因果研究
六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研究2道德和能力知觉对自尊的影响:系统合理化的调节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2.1:道德知觉和能力知觉的测量
三研究2.2:道德知觉和能力知觉的操纵
四研究2.3:道德知觉和能力知觉重要性的直接测量
五研究2.4:排除初始自尊水平和自我构念的影响
六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研究3不道德行为影响自尊的双路径机制:系统合理化的调节作用
一引言
二研究3.1:操纵真实欺骗行为的因果研究
三研究3.2:操纵不限种类不道德行为的因果研究
四研究3.3:操纵系统合理化动机的因果研究
五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总讨论
一研究结果总结
二研究结果解释
三理论贡献
四实践意义
五局限和展望
第七章本书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