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茅盾文学的当代价值 《茅盾研究》第20辑

茅盾文学的当代价值 《茅盾研究》第20辑

  • 字数: 3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425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二十一世纪以来,茅盾研究在持续推进,每年都有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茅盾的作品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错、混杂的景观,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特别是茅盾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关注茅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涉及对茅盾研究史料的整理发掘和茅盾文艺思想、文艺批评等问题的纵深研究,体现了近年来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本书收录了中国茅盾研究会学者撰写的论文多篇,内容涉及茅盾创作综论、小说研究、文艺思想研究、生平与思想研究、编辑与出版研究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茅盾研究的学术成就,也反映出国内学者在茅盾研究的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拓展的发展趋势,弘扬了茅盾先生心怀天下、求真务实和为人生的文学创作精神。
内容简介
二十一世纪以来,茅盾研究在持续推进,每年都有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茅盾的作品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错、混杂的景观,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特别是茅盾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关注茅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涉及对茅盾研究史料的整理发掘和茅盾文艺思想、文艺批评等问题的纵深研究,体现了近年来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
作者简介
中国茅盾研究会成立于1983年,其宗旨是联络和团结全国各地茅盾研究工作者开展研究活动,推动学术交流,自愿结成非营利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以弘扬茅盾先生心怀天下,求真务实和为人生的文学创作精神,使茅盾研究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学会成立30多年来,在茅盾研究领域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主办会刊《茅盾研究》、组织编辑相关丛书、创办自媒体进行宣传以及筹办系列全国性(暨国际性)茅盾研究学术会议等形式,促进了国内茅盾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目录
茅盾作品和思想研究
“使文学成为社会化”
——重识茅盾的现代文学观(1919-1925)
茅盾的“牯岭情结”及文学呈现
一位作家的两种解读
——论胡风、茅盾对萧红作品的评论
教科书传播与建国后茅盾作品的经典化历程

茅盾史料考证
从相携到罅隙到垂念
——茅盾与徐蔚南关系始末
1920年沈雁冰代理研究系《时事新报》主笔相关史实考释
故纸堆里觅苍黄:新发现茅盾评闻捷诗歌眉批及其分析
茅盾乌镇求学考

茅盾同时代人研究
李健吾的京派文学批评
——兼论对茅盾之京派批评的回应
叶君健与英文月刊《中国作家》考述

青年学者论坛
茅盾早期的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
街头与雨,如何成文
——论茅盾早期创作中的五卅记忆及其书写
《中国新文学大系·抗战八年(1937-1945)》筹备始末梳考
——兼及茅盾主编分册《小说卷》选目补正
谛听“市声”:1930年代的香港报纸副刊与抗战
北京体验如何重塑文学江南?
——以1980年代初期汪曾祺故里小说为中心的考察
裂隙之间:“晚清叙述”的建构及其面向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及其文学史谱系
论唐弢与林毓生阐释鲁迅的思想进路
2022年度茅盾研究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