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全2册)

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全2册)

  • 字数: 1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侯洪 等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745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3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在纪录片研究领域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大型学术性专著,它吸收近年来国际上学术研究中新电影史观和媒介考古学的成果经验,以跨学科的研究新范式,形成专题史与通史结合的研究框架,从传统的纪录片艺术的本体论研究范式中解放了出来,打通了以往纪录片艺术研究与大众传媒文化研究相互独立的割裂状态,不仅从艺术与审美的内部条件关注世界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之特色与规律,还结合媒介考古学对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形成一种开放的研究视野,既注重媒介的物质性与技术性变革的力量,展示旧媒介与新媒介交替的创新业态与媒介生产的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市场与社会审美心理的变迁,又关切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进步力量的推动性和各种文明间互鉴的知识型图景,并阐释了中国纪录片与世界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关联性和独特性与对话性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由导论和十个专题章节组成,每章又下辖理论导引和文本分析两大框架。在近乎130万字中,搭建起场域性的多维层面阐释纪录片的价值域:一种作为档案的历史和国家记忆、民族记忆、文化记忆和人类记忆的维护与分享的媒介记忆建构平台,展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以及世界上不同文明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独特性;同时,通过文本分析的框架平台,可以看到一种作为媒介哲学的纪录片,既是指向纪录片本体的自我反思也是作为纪录片人及其受众置身媒介中的存在、世界中的存在的自我展示。此外,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的建构性、批判性的文化力量及其多功能性的价值,正是通过一个个经典文本的解读展示出来,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平衡性,战争的冲突与生态破坏的创伤性以及我们如何面向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想象,都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纪录片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侯洪,男,汉族,成都市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传播、国际(新闻)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以及媒介文化与比较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部级课题以及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及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及项目成果鉴定专家、中央电视台特邀节目评奖专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纪录片大赛评委、四川大学世界纪录片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作有:《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2020)、《国家公关时代:视听媒介与国家形象塑造》(主编,2015)、《受众心理与国家安全电视宣传策略研究》(合著,2012)、《纪录片概论》(副主编,2010)、《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2006)、《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织与发展传播研究》(2015)、《法国诗学概论》(译著,1990)等,参写的著作有《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论》。此外在《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代传播》《当代传播》《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影》《电影文学》《当代文坛》《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约80篇,有的被《新华文摘》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地理》《外国文学研究》转载。
目录
《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 上册》
《纪录片的诗学想象:历史与文本研究 下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