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小龙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532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地区质量声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归纳梳理中外文相关研究文献,以杜能农业区位论、比较优势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逆向选择理论等为基础展开研究。首先,《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基于地区质量声誉的外延考虑,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培育历程和发展现状,并用事实数据验证了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研究奠定现实基础。其次,《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根据动态演化博弈理论,基于有限理性的前提假设,构建农产品企业在生产及出口过程中采纳质量标准的演化博弈动态复制方程,并将可能影响地区质量声誉形成的诸多因素纳入其中,重点探讨农产品企业采纳质量标准行为决策的长期演化模式。同时,《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还分别参考、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和质量内生决定模型,将地区质量声誉指标纳入其中,从理论层面考察了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效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为《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最后,基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产品层面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经验研究框架,实证检验地区质量声誉对上述农产品企业出口贸易3个不同维度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本书针对地区质量声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基于外延考虑,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培育历程和发展现状。然后,本文依据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的形成机理。最后,本文基于微观企业-产品层面数据,从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出口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3个维度出发,探讨地区质量声誉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为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建言献策。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选题目的
1.2研究内容与流程框架
1.3研究方法
1.4主要的创新点
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基本概念
2.2理论基础
2.3文献综述
3地区质量声誉培育与农产品出口贸易
3.1培育历程
3.2建设现状
3.3现实特征分析
4地区质量声誉的形成机理与影响效用分析
4.1形成机理探讨
4.2影响效用理论模型推导
5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实证检验
5.1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2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3作用机制检验
6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6.1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2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6.3作用机制检验
6.4“搭便车”行为发生机理与实证检验
7地区质量声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实证检验
7.1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2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7.3作用机制检验
8结论、政策建议与不足
8.1研究结论
8.2政策建议
8.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