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溃败的整合:法团主义视角下的战后城市工会研究(1945-1949)

溃败的整合:法团主义视角下的战后城市工会研究(1945-1949)

  • 字数: 3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胡悦晗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02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法团主义为理论视角,以1945年至1949年间武汉和杭州的工会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国共内战时期城市工会利益组织化的形成机制及社会整合功能。城市工会的利益组织化方式符合法团主义要求的体制内的纵向建构,但这种纵向建构模式并非固定化和制度化,由此引发工会组织在重建与整改过程中大量的权责边界纠纷与利益纷争。战后的城市工会未能建立起利益代表的层级秩序,以致其也并不具备充分的组织凝聚力和组织权威。战后国民政府建立的工会体系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法团主义模式的社会组织体系,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这一本质注定了孱弱的社会团体只有法团主义的形而无其神,无法担负起社会整合的功能。
作者简介
胡悦晗 1980年生,湖北襄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兼任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团队成员。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莱斯特大学城市史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史、历史社会学。著有《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史学理论研究》、《开放时代》、《民国档案》、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持重量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荣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第八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优秀奖,中国社会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武汉与杭州:城市与劳工政治
第一节从传统市镇向现代城市的空间转型
第二节工商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第三节劳工政治的演进
小结
第二章战后城市工会的重建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工会立法与管控
第二节战后城市工会的重建
第三节身份、地缘与组织边界:工会重建中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双管”本质与“文明”外衣:地方政府对工会的管控
小结
第三章工会的组织体系与运作机制
第一节组织制度:强制性会员资格与基层组织架构
第二节选举制度:“事前追认”与“事后控制”
第三节财务情况:“入不敷出”与“杯水车薪”
第四节角色定位:“公务员”“领导者”与“福利者”
小结
第四章工会的政治参与、日常事务与职业自主性
第一节政治参与:仪式、选举与抗争
第二节日常事务:文山会海与应急管理
第三节劳资纠纷:以人力车业“增加车租案”为例
第四节职业尊严与职业自主性:以司机与邮工为例
小结
第五章市场、职业工会与行业秩序的重建(一)——以汉口码头业纠纷案为例的考察
第一节工会与行业秩序:市场社会学的视角
第二节码头工人的工作权与战后码头业的整改
第三节“决不能越界至公大工作”与码头“临时工”
第四节“不得转移”与“以武力独做”
第五节械斗:行业纠纷的暴力化与特别化
小结
第六章市场、职业工会与行业秩序的重建(二)——以杭州脚夫业纠纷案为例的考察
第一节行业门槛与处罚违规者
第二节业务界限与从业门槛之争:江干区海月桥纠纷案
第三节重操旧业抑或鸠占鹊巢:湖墅区喻陈埠纠纷案
第四节见缝插针:工会的组织扩张与业务扩张
小结
第七章会务纠纷中的地方政府、工人与工会
第一节同业商号的“破坏工会”与工人的“抗不入会”
第二节挑战总工会:来自经济大户与产、职业工会
第三节“解雇”“让位”与“下台”:工会理事长的“去职”风波案
第四节“捣毁工会”“蓄意取闹”与转变的工会领导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