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 第2版

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 第2版

  • 字数: 4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周鑫,闫海煜 编
  • 出版日期: 2024-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40209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PTN分组传送网技术的原理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加入大量的实训项目,强调实际技能的练习和掌握。 ·全书由 16个任务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分组传送网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如IP地址和子网划分、VLAN技术、路由协议、MPLS标签交换基础等。 ·介绍了 PTN分组传送网的关键技术,如 PWE3伪线仿真、MPLS-TP技术、PTN的同步机制、PTN的保护方式以及 PTN的OAM等。 ·以中兴通讯公司的ZXCTN 6200设备为实训平台,对分组传送网的网络组建、业务配置、时钟和保护配置进行了讲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PTN光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性、技术要求以及业务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分组传送技术所涉及的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以及PWE3、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保护方式、时间同步等技术的基本原理。本书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以中兴通讯公司的ZXCTN 6200设备为平台,对分组传送网设备整机及单板的功能、设备的初始化、PTN网络的构建、电路业务的配置、以太网业务的配置、ATM业务的配置、时钟和保护的配置以及PTN设备和网络的基本维护进行了介绍,每个实训任务和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都有详细的说明,并配有实际操作视频。本书可以作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教学用书和光传输技术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联通、移动传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二维码资源清单
任务1 认识传输网 1
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
1.2 传输网的产生和定义 1
1.3 传输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和层次模型 2
1.4 传输网发展各阶段的设备特点 3
1.4.1 PDH 技术 3
1.4.2 SDH 技术 4
1.4.3 MSTP 技术 4
1.4.4 WDM 技术 4
1.4.5 ASON 技术 5
1.4.6 PTN 技术 5
1.4.7 OTN 技术 6
1.5 传输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
思考与练习 7
任务2 数据通信基础 8
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8
2.2 以太网基础知识 8
2.2.1 以太网的产生和相关标准 8
2.2.2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9
2.2.3 以太网帧结构 11
2.3 虚拟局域网(VLAN)基础 11
2.3.1 VLAN 的划分方法 13
2.3.2 VLAN 信息的帧结构 15
2.3.3 VLAN 的链路类型 16
思考与练习 17
任务3 路由协议与ACL 19
3.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9
3.2 路由器工作原理 19
3.2.1 路由与路由表 19
3.2.2 路由的分类 21
3.3 常用路由协议 23
3.3.1 RIP 23
3.3.2 OSPF 协议 27
3.4 QoS 技术 30
3.4.1 QoS 的基本概念 30
3.4.2 QoS 的模型 31
3.4.3 报文的分类和标记 32
3.4.4 流量管理 33
3.4.5 拥塞管理 34
3.4.6 QoS 功能 35
思考与练习 36
任务4 MPLS 技术 38
4.1 任务及情景引入 38
4.2 MPLS 技术概述 38
4.3 MPLS 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机制 39
4.3.1 MPLS 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9
4.3.2 MPLS 的主要转发表项 40
4.3.3 MPLS 的报文结构 41
4.3.4 MPLS 的工作过程 42
4.3.5 倒数第二跳弹出机制 44
4.4 标签分发协议(LDP) 46
4.4.1 LDP 的基本概念 46
4.4.2 LDP 发现 46
4.4.3 LDP 会话建立和维护 47
4.4.4 标签分发和管理 48
4.5 MPLS 链路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50
4.6 MPLS 技术的优势 51
思考与练习 52
任务5 PWE3 技术 53
5.1 任务及情景引入 53
5.2 PWE3 概述 54
5.2.1 PWE3 的基本概念 54
5.2.2 PWE3 业务网络基本要素 54
5.3 PWE3 的体系结构 55
5.3.1 网络参考模型 55
5.3.2 维护参考模型 57
5.3.3 协议栈参考模型 58
5.4 协议分层模型 59
5.4.1 逻辑协议分层模型 59
5.4.2 有效载荷层 59
5.4.3 PW 封装层 60
5.4.4 PSN 隧道层 61
5.5 PWE3 控制平面 62
5.5.1 PW 的创建和拆卸 62
5.5.2 状态检测及通告 62
5.6 PWE3 的工作原理 63
5.6.1 伪线建立过程 63
5.6.2 PWE3 数据报文转发 64
5.6.3 多跳PWE3 65
5.7 PWE3 业务仿真 65
5.7.1 TDM 业务仿真 65
5.7.2 ATM 业务仿真 67
5.7.3 以太网业务仿真 68
思考与练习 68
任务6 PTN 关键技术之MPLS-TP 70
6.1 任务及情景引入 70
6.2 MPLS-TP 技术概述 70
6.2.1 PTN 的标准之争 70
6.2.2 MPLS-TP 标准化过程 71
6.2.3 MPLS-TP 技术特点 72
6.3 MPLS-TP 网络的分层模型 72
6.3.1 MPLS-TP 网络垂直分层 72
6.3.2 MPLS-TP 网络的3 个平面 73
6.4 MPLS-TP 网络接口 75
6.5 MPLS-TP 网络中数据的转发 76
6.6 MPLS-TP 和MPLS 的差别 77
思考与练习 78
任务7 PTN 网络的OAM 机制 79
7.1 任务及情景引入 79
7.2 分组传送网OAM 的基本概念 80
7.2.1 OAM 的定义 80
7.2.2 PTN 的OAM 标准 80
7.2.3 OAM 的分类 81
7.3 PTN 的OAM 层次模型 82
7.3.1 管理域OAM 网络模型 82
7.3.2 MEG 嵌套 83
7.3.3 PTN OAM 处理流程 84
7.4 MPLS-TP 的OAM 功能 84
7.4.1 故障管理OAM 功能 84
7.4.2 性能管理OAM 功能 87
7.5 MPLS-TP 的OAM 报文封装和识别 88
7.5.1 OAM 报文封装 88
7.5.2 识别OAM 分组 89
7.6 PTN 与数据网络通信产品的区别 90
7.6.1 以太网承载IP 化业务的缺陷 90
7.6.2 IP/MPLS 承载IP 化业务的缺陷 90
7.6.3 PTN 相对于传统交换机的差异化 91
7.6.4 PTN 相对于传统路由器的差异化 92
思考与练习 93
任务8 PTN 设备介绍及系统初始化 94
8.1 任务及情景引入 94
8.2 ZXCTN 系列设备介绍 94
8.2.1 中兴通讯PTN 产品家族 94
8.2.2 ZXCTN 6200 设备硬件简介 95
8.3 PTN 网络搭建及ZXCTN 6200 初始化 99
8.3.1 初始化准备及规划 99
8.3.2 使用超级终端连接网元 100
8.3.3 网元初始化命令介绍 102
8.4 四网元组网初始化案例 106
8.4.1 网元1 的命令脚本 106
8.4.2 网元2 的命令脚本 108
8.4.3 网元3 的命令脚本 110
8.4.4 网元4 的命令脚本 112
思考与练习 113
任务9 使用U31 网管软件创建PTN 网络 115
9.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15
9.2 NetNumen U31 网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115
9.2.1 U31 网管软件的功能 115
9.2.2 U31 网管软件的系统组成 118
9.2.3 启动并登录U31 网管软件系统 118
9.3 使用U31 软件创建PTN 网络 120
9.3.1 创建离线网元和网络 120
9.3.2 创建在线网元和网络 121
9.4 创建网元之间的段层TMS 125
9.4.1 基础配置数据规划 125
9.4.2 段层创建过程 126
9.4.3 查询段层创建配置结果 130
思考与练习 131
任务10 E1 电路业务配置 13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