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刘寅传
字数: 4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彭树廉//张书兴//张伯义//申瑶//蔡光普
出版日期: 2018-09-01
商品条码: 9787121348433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8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长篇传记力作,完整地记述了传主的一生,从家事、教育背景直至参加革命,以及随后的专业技术和电讯事业生涯。全书以传主生平事业为主线,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军无线通讯、电子侦察和新中国电子工业发展的过程,其中许多情况是十分重要而又鲜为人知的,这就使得此书的价值超过了一般单纯的人物传记。全书史料翔实,不仅查找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利用了许多回忆录,还对不少当事人进行采访。全书内容丰富、细节生动,读来十分有趣。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山河破碎 民族危亡
第二章 家境寒微 困顿求生
父亲刘上洪一家
自幼发奋读书
结缘无线电
结交三位好朋友
母亲送子走上求生路
南昌文化熏陶
第三章 中央苏区 红旗猎猎
南昌打响第一枪
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创立
龙冈战役大获全胜
战火中喜获新生
总司令部里的领导与战友
红军第一部电台的诞生
培育红军通信新苗
第四章 反“围剿”中 屡建奇功
电台人员生活待遇优厚
共同经受艰苦历练
侦听守候 功勋卓著
中央苏区呼叫党中央
建立中共中央无线电通信网
创办《参考消息》和文字广播电台
就任无线电侦察台主任
通信规章初露端倪
通信联络试水运动战
第五章 长征路上 书写辉煌
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利
根据地人民洒泪送别红军
红军血洒湘江两岸
遵义会议期间的通信联络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无线电技侦和通信
揪心事件频频发生
报务机务人员统一调整
三次翻越雪山
草地入党的新党员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第六章 西路兵败 血战河西
西渡黄河 两岸红军被敌割断
西路军正式命名
五军全军覆没
最后突围
西路军是一支英雄部队
第七章 化险为夷 重走河西
在新疆的日子里
赶赴延安
第八章 宝塔山下 电波生辉
全面抗战爆发
延安通信网络的建立
通信器材成为大难题
复建通信材料厂
创办《通信战士》杂志
投入大生产运动
有情人志同结连理
凤凰山麓一月老
延安广播电台开播
整风运动全面展开
“抢救运动”后患多
枣园拜年
一桩奇特事件
学员心目中“太老爷级的老师”
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欢庆抗战胜利
国共重庆谈判
“三局三杰”核心形成
上前线与留延安之辩
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看大戏《逼上梁山》
选调能人试制无线电话机
第九章 转战陕北 通信显灵
延安之声传遍四方
熊向晖密报送达党中央
保卫延安动员大会
重新整备通信资源
转战陕北期间通信网的建立
两箱黄金的旅行
第十章 战略决战 通信畅通
一路辗转到平山
迎接大决战
大决战期间的通信保障
第十一章 未雨绸缪 布局接管
适时酝酿接管预案
设立专门机构实施接管
为烈士和功臣家属做好安排
第十二章 中华涅? 普天同庆
新政协胜利召开
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第十三章 恢复经济 重铸通信
七届三中全会发出号召
重组邮电事业
为建设现代化通信兵奠基
朝鲜战场上的通信保障
第十四章 爱惜人才 奠基产业
旧中国留下的电信“遗产”
当务之急是物色培训人才
“三反”“五反”运动中甄别纠偏
第十五章 电信工业 归属国防
电信工业局何去何从
脱下戎装 投身电信工业
整顿和加强局机关工作
从通信抓起 启动航程
不向国家要“闲工费”
“哑巴收音机”事件
云贵川桂姑娘的头发成了“军工物资”
全军通信装备第一次国产化换装
打造第一个雷达科研生产基地
第十六章 “一五”建厂 基础先行
“一五”时期建设任务艰巨
筹建新厂 基础产品优先
组织新厂 筹建班子
第一届全国人代会吹响进军号角
履新副部长
急工厂之所急
中央党校研修哲学后的反思
部长与厂长的情谊
三大名牌厂胜利投产
第十七章 电子装备 迎难而上
782厂率先投产
786厂后来居上
784厂曲折中前行
785厂一波三折
738厂备受赞誉
719厂厂长热泪盈眶
工人意见引发的调整
第十八章 出访苏联 受益颇丰
率团出访苏联
参加中苏国防新技术合作谈判
华夏第一屏的诞生
无线电专用设备的保障作用
第十九章 百年树人 兴办教育
破解人才奇缺难题
培训在职员工
出国实习与培训
关注大专院校与名家
创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培养工人技师
筹划无线电高等院校
妥善处理技校学生闹事事件
第二十章 科学研究 疾步跟进
第一批产品研究所先后上马
组建电子工业设计院
第二十一章 研制电脑 开创先河
在“向科学进军”的感召下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适时提出计算机向新一代过渡
重视外部设备的“人―机”桥梁作用
第二十二章 “二五”建设 补缺配套
中共八大确定“二五”方针任务
发展无线电工业提上重要日程
在曲折中前进
多路并进发展新产品
拍板研制1000千瓦广播发射机
圆满完成十年大庆工程配套任务
组织研制超远程警戒雷达
第二十三章 地方电子 蓬勃发展
提出发展地方无线电工业方针政策
调查研究出真知
第二十四章 三年调整 巩固提高
得益于振聋发聩的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
探索通信装备多品种生产的规律性
出席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的科学工作会议
调整十余家研究所组建第十研究院
中国电子学会应运而生
出任国家科委无线电技术与制造组组长
欢度“五一”之夜
举家同游潭柘寺
远行川鄂落实中央调整政策
参加中央书记处听取国防工业部门汇报会
贯彻八字方针 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十五章 欣然受命 组建新部
中央决定组建无线电工业部
从北京东郊工厂选调干部到部机关工作
领悟新形势与新任务
确立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战略方针
制定无线电工业长远发展规划
强力推进半导体化
为建成无线电工业体系呕心沥血
坚决实施部院合并
第二十六章 “”受难 胸怀大器
“夺权”风暴中首当其冲
两次被揪往外地批斗
“牛棚”生活苦得清闲
“解放”后仍遭冷遇
恢复科研生产秩序
参加中央召开的整顿机关领导班子会议
抓恢复整顿工作
第二十七章 精心建设 深谋发展
制定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加快发展外部设备
部署彩电攻关
开展对日技术交流和贸易
肃清“蜗牛事件”流毒
疏理发展新思路
报请国务院批准设立两个国家总局
第二十八章 激光照排 幕后推手
汉字信息处理的重大意义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的立项
方案论证会上各抒己见
“再给王选一次机会”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终获成功
第二十九章 辅佐新秀 继往开来
钱敏就任四机部部长
抓质量 创名牌
助钱敏成功访问法国
重登常务副部长座次
清除机关派性
化解矛盾 加强团结
选拔基层干部到机关工作
第三十章 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
抓调整 促转变
以改革精神抓企业体制变革
抓重点引进项目
创办中美合资《计算机世界》报
组建电子工业出版社
成立中国电子报社
第三十一章 助推特区 发展电子
新时期 新思考
钟情深圳 发展电子工业
新建高楼 招商引资
内联三线 搞活经济
优惠政策吸引 各方大办电子工厂
确定深圳以电子为主导产业
帮助规划 引来开路先锋
第三十二章 从化休养 遍巡五省
怀念支持电子工业的陶铸
羊城度新春 会见多位领导与朋友
游肇庆七星岩品诗词歌赋
重访深圳 再叙发展
考察汕头众多工厂
喜看福建电子工业
重返福州议事
公务亲情两不误
应江西省长之邀赴南昌
第三十三章 深圳分部 骤起风波
惊悉一条爆炸性新闻
敬听钱敏一席话
展开对周志荣的联合调查
案件的来龙去脉
新任部长接手过问此事
第三十四章 暮年情怀 编纂丛书
中央决定组建电子工业部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投身编纂《当代中国的电子工业》
惜别终生热爱的电子事业
第三十五章 斗转星移 今日安义
第三十六章 百年诞辰 魂归故里
百年诞辰追思会
魂归故里
戎马生涯
功勋卓著
无愧我心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山河破碎民族危亡
1910年,刘寅降生在这个悲惨世界。
这一时期,苦难的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腐败无能的大清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帝国主义列强乘虚而入,英、法、俄、德、日、比、奥、意、美等列强个个嗜血般亢奋,展开了一场场空前地瓜分掠夺中国的殖民战争,辟通商口岸,设外国租界,享治外法权。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中国陷入苦难深重和靠前屈辱的深渊中。国家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列强手中。封建专制主义的大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峻形势下,不但不采取有效的自强措施,反而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趋势,顺从帝国主义的意愿,听从他们任意宰割中国,赔款割地,以求自保。大清王朝在它的末期已成为一个卖国的、特别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中国人民是饱尝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五千年文明古国被推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在中华民族濒临毁灭的生死关头,志士仁人、热血青年奔走呼号,四处寻觅救国救民的良方。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行者发动武昌起义,掀起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终于推翻大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l曰,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然而政权却很快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里。英国武装侵犯西藏,沙俄策划外蒙古“独立”,日本强行提出企图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闹剧一幕接着一幕上演。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连年战乱,土地荒芜,市井萧条,饿殍遍野。谁人能解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之倒悬?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人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说,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十月革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接近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的优选分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并且很快在实践中得出向俄国革命学习、“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
1919年,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漠视中国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非法决定让日本继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中国人民义愤填膺,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最终演变成为全国规模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
1921年7月23日,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13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刘仁静(北京),、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的派遣),齐聚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革命踏上了布满曲折又充满光明的新征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实施国共合作的重要决定。应孙中山之约,改组国民党,以挽救“正在堕落中死亡”的国民党。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次国共合作,消灭反动的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轰轰烈烈。
然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决定用暴力手段实行“清党”,对中国共产党发动突然袭击,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工农民众。“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盘踞北方的军阀张作霖也向革命者举起屠刀,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京英勇就义。全国陡然陷入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据史料的不接近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人逾2.6万人。就连黄埔军校广州校区的近400名学员也被屠杀。这就是中国近代目前出现重大转折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形成的大好局面被葬送,北伐革命战争在烈士们的殷红鲜血中失败了。
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