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主体性与美好生活 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两种幸福路径研究

主体性与美好生活 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两种幸福路径研究

  • 字数: 2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刘科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428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伦理学思想史呈现的两类明显不同的理论旨趣与思想进路出发,相对准确地反映了两种幸福路径融合互补的态势。两种幸福路径的融合互补体现在对三组关系的解释中,对于好生活的讨论通常有脆弱性与稳定性、后果与自由、福利目标与主体性(非福利)目标三种冲突。每组关系中的两者在当下均呈现“隐”“显”相交、此消彼长的趋势。本书由此探讨亚里士多德路径与功利主义路径在相互补充时对传统问题的创新性回应,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幸福生活所要求的伦理底限,提出建构良好秩序的道德储备,最终明确“可持续性”幸福才代表当下的真实诉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刘 科,1977年12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博士,复旦大学当代外国哲学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若干项,主持中国博士后重大项目一项及面上项目一项。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上海市育才奖等。
目录
序言 刘晓明
绪论
第一章 幸福与功利主义路径
第一节 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内涵与逻辑进路
一、幸福与功利
二、幸福与价值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三种幸福形态
一、快乐论以及主观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欲望满足理论及其向外在世界的探索
三、客观列表理论与幸福的底限原则
第三节 快乐论的当代辩护
一、品味模式与感知模式
三、快乐论对客观性与同质性的探求
三、“善的制造者”问题
第四节 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优势与问题
一、功利主义在幸福建构与幸福衡量上的优势
二、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实质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幸福与亚里士多德路径
第一节 目的论序列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图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