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秦史(1-4)

秦史(1-4)

  • 字数: 59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8386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正史为蓝本,汇集多年来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用轻松的语言进行阐释,将秦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完整全面地呈现出来。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风趣幽默而又不失智慧的语言,调侃轻松却不失庄重的语调,讲述大秦过往,用历史事件来展现人性的复杂,透过历史的迷雾,以人性洞察历史,还原历史真相。
目录
《秦史 1 大国崛起》
《秦史 2 纵横捭阖》
《秦史 3 远交近攻》
《秦史 4 秦并天下》
摘要
     背景雄厚的赢姓 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世袭王朝起于夏。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为禹,即今人熟知的大禹,大禹因治水而使夏部落兴起,受舜禅让继帝位,成为华夏众部落的首领。大禹时期,禅让制依然存在,故大禹在临逝前,并不想将帝位传与其子启,而欲传与另外一个叫作皋陶的人,可惜皋陶还没来得及接受大禹的禅让,就先大禹而去。大禹悲痛之余,见皋陶之子伯益亦品德出众,远近闻名,便起了让伯益接续帝位的念头,遂派人请伯益出山。 伯益为了以示谦虚,躲入了乡野,以拒大禹的好意,但根据后来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伯益此举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已。而此时大禹的儿子启并不满意父亲的安排,按照后世的嫡长子继承制,启本是王朝的很好继承人,可是当时尧舜禅让的举动令百姓皆将禅让制视为正统。但启非常不甘心,夏后氏辛苦得来的江山哪能随意让给别人。因此,他趁着伯益躲起来的时候,于大禹病危之际直接将王位接了过来,开启了古代中国“家天下”的传统。 面对启承大禹统治天下的局面,伯益却是另有打算。伯益为皋陶的长子。皋陶者,又名大业。传说颛顼高阳氏的女儿名为女修,女修有一天吞下了一颗玄鸟蛋,于是生下了皋陶。皋陶与尧、舜、禹三人合称“上古四圣”,由此足见皋陶在当时的地位。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到了舜时,当了舜的士师,就是司法长宫。舜让皋陶当大法官时,曾对他说:“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意思大致就是让皋陶严明执法,当一个公正无私的大法官。而皋陶也不负舜的期望,公正执法,成了中国神话中第一个公正的法官。其任职期间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在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与皋陶有关的,还有那只出了名的独角异兽獬豸,形似一只独角羊。据说这是皋陶所养,在皋陶断案时能帮其辨认真伪。因其与法的不解渊源,獬豸成了中国法律的象征。东周时,楚国文王就按照獬豸的模样做了一个帽子,官员们一一模仿,后至秦汉遂成了一个风尚,至于后世执法长官的官服上印有獬豸,那更是常有的事了。獬豸成为法的象征与皋陶有关,也足见皋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有趣的是,为了突出这种贡献,皋陶还被后人描绘成了拥有青绿色皮肤、嘴唇似鸟喙的人,因为这谓之至诚的样貌。 后来禹治水时,皋陶利用法律的手段使大禹的治水过程更加顺畅,在治水的功劳里也有他一份。 皋陶因在律法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后又帮助夏禹治水,所以声名在外,因此后面才有禅让皋陶的事件。只是得民心的皋陶得不到天意,他还没接受禅让就死了。皋陶有三个儿子,伯益就是他和少典氏族人女华的长子。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禹时的大臣,在大禹治水的浩大工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伯益还在大禹继位后,辅佐大禹开垦荒地,教育民众在地势低洼之地种植水稻,还发明了凿井技术。而在政治方面,伯益建议大禹以恩威并举的策略对待当时叛乱的三苗族,大禹接受了他的提议,放弃武力征伐的策略,实行文教德治,终使三苗归顺。另外,据说伯益在其跟随大禹治水时,关注治水队伍所经过的山川水道,以及遇到的珍花异草、奇灵怪兽、异俗趣事,无一不仔细记录下来,成了后来《山海经》的素材。此外,伯益还有一项能力,这项能力虽说不起眼,却成了其后人崛起的机会,那就是畜牧。 伯益有这等功劳,无怪乎大禹要对舜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史记·秦本纪》)到了皋陶去世时,大禹为其父皋陶的贡献,也算是给伯益一个奖赏,因此给皋陶的每个儿子都封了姓,次子仲甄封于六(今安徽六安),以偃为姓。皋陶长子就是伯益,大禹令伯益继承了少昊的赢姓,当了东夷(大概在今山东日照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 伯益就是赢姓人的第一个祖先。不过,赢姓并非始于伯益。伯益授赢姓是“继承”,也就是说,赢姓最早并不是始于伯益,其最早可追溯到五帝时的少昊帝。少昊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因其即位之日,有五凤从东方飞来,集合到了少昊帝的宫廷上,故其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后少昊去世,黄帝集团的颛顼替代了少昊在东夷部落的首领权。颛顼就是伯益的先祖。因此,赢姓最早可追溯到少昊。但若要从血缘角度来说,赢姓则应归于皋陶一族,只是皋陶之子封姓之后,“偃”姓和“赢”姓作为凤鸟部族的两大系统分散开来,所以秦后人都以赢姓伯益为祖。后来,在历史的演化中,赢姓部族逐渐分化出十四个氏族,分别为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这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赢姓十四氏”,而秦国秦人是属于赵氏和秦氏这两支,当然,这是后话。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