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国(1-4)

三国(1-4)

  • 字数: 53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78386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料更有趣的朝代史”系列丛书的三国卷,将三国的历史分为乱世纷争、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国鼎立四部分,从东汉末年讲起,用立体的视野,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全新解读这一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时期。本书以正史为蓝本,汇集多年来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去粗存精,用轻松的语句进行阐释,竭尽所能地将三国时期历史完整而全面地呈现出来。并且深度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历史人物内在的真实情感,使读者在于历史交谈的同时,可以与其产生共鸣并有所受益。
目录
《三国.1 乱世纷争》
《三国.2 魏武挥鞭》
《三国.3 孙刘联盟》
《三国.4 三国鼎立》

摘要
     东汉末年那些事儿 刘邦一统天下,汉室始建,后经文、景、武三帝,大汉遂成帝国,与西方罗马称兄道弟,被史家津津乐道为“西罗马,东长安”。后虽有宣帝中兴,亦免不了后世不争。元帝时,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兴起,遂成汉朝之乱的恒久主题。王莽代汉,建立新朝,终被刘秀回收,东汉遂于洛阳而起。明、章二帝共建“明章之治”,使得东汉直逼祖先,大有繁华之象。然而章帝晚年,外戚窦氏嚣张跋扈,至和帝时,又宠信宦官,从此,外戚和宦官成了东汉无法消除的痛。 所谓外戚,顾名思义就是外来的亲戚,简单说来就是皇帝后宫的皇后和嫔妃她们的“娘家人”,这些人与皇帝本不是一家,由于有了姻缘的这种关系,才成为了皇室当中的一员,而这些人由于后妃们的“枕边风”,往往会获得十分重要的权势,这一直是中国王朝家天下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宦官由于有身体上的缺陷,因此他们往往在心理发展上很不成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有问题却并不妨碍他们作为亲近之人有机会接近皇帝并影响皇帝做出决策。这便是宦官的可怕之处,他们往往会影响皇帝对一个重大决定所做出的导向。 从和帝开始,东汉每个皇帝在继位的时候年纪都非常小,而且这些皇帝在上台之后通常也活不了多久就又驾崩,只能再扶上来一个小皇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恶性循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殇帝仅仅出生刚过百日,就成了皇帝,死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过皇帝。 由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于是,就出现了像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做法。而这些垂帘听政的太后们,年龄都不大,一般不过二十几岁。她们死了丈夫,精神空虚颓废,无以寄托,把思想感情的关注点,从夫妻生活转移到朝廷大事的处理上来。然而,这些年轻的太后们没有起码的社会经验和统治经验,她们根本没有能力来驾驭国家机器,只好依靠自己娘家的父兄,帮助自己来处理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国家政权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强势的外戚集团。于是他们便中饱私囊,接近为了娘家服务,朝政顿时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娘家政权”。 这种权利的控制只能是暂时的,谁都知道皇帝总有一天会长大,小孩总有一天会懂事,会不再听从摆布,有些外戚为了保留住自己来之不易的位置,便动了弑君的念头,只不过有些时候这种手段相当隐秘不能够被外人发觉,这也是为什么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多早夭的原因之一。 虽然危机重重,但是也有一部分皇帝能够摆脱外戚的魔爪,在担惊受怕当中成长为一个成年男子。皇帝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必须要重新建立自己在政权当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外戚的存在让皇帝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皇帝身边最为亲近的人,每天都能见到的宦官,就成为了皇帝可选择的专享选项。正如《后汉书·宦者列传》所说:“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 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习惯,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当皇帝长大成人,要求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力的时候,必然同企图继续专权的外戚集团产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团的斗争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为皇帝的盟友。 在宦官的协助下,皇帝夺回了政权。夺回政权之后,有功的宦官“遂享土地之封,超登公卿之位”,国家的权力便又落到了这些“有功”的宦官手中。由于他们本来的文化程度较低,再加上长期的压抑,他们的执政手段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政由此变得更加黑暗。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