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六卷)(仅供馆配)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六卷)(仅供馆配)

  • 字数: 312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黄希庭主编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051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社区心理学理论、社区心理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学校社区心理、民族社区心理、社区心理学教学七个部分,分别侧重不同方面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部分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社区心理学理论”研究了公平概念明暗隐喻、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参与、临终关怀等领域的社区心理学理论;“社区心理服务”研究了老年认知健康促进的新途径;“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分析了社区干部的治理内生动力;“学校社区心理”分别从中学生拒学、物质主义与学业投入等方面探讨了学生的社区心理;等等。本书中各研究扎实,研究范围较广,数据丰富,充实了社区心理学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黄希庭,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和西南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顾问。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67年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科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及教育学组召集人。已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含合作、合译)。四本教材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一项教学改革研究获重量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选工作者”称号(2005),获首届重量教学名师奖(200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2),被中共重庆市委、市府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称号(2009),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获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等(2011)。
目录
新时代中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思考:先秦儒家修身之道的启示  吴澜婷  黄希庭幸福社区的内涵、评估及构建路径  谢东杰  苏彦捷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凉山村干部胜任力研究  向洪讯  王梦龙  王晓刚社区心理学理论公平概念明暗隐喻的证据及其方向性  郭晓慧  金嘉怡  邓铸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参与的心理机制  屈国梁  罗扬眉新时代社区中的尊老爱幼:传承与挑战  王依宁  苏彦捷  王启忱初中生父母的养育倦怠影响其低头行为的心理机制  包强  郑周义  赵永萍时间心理学引入临终关怀的探索与思考  刘鹏飞  魏浠羽  康存义 等社区心理服务老年认知健康促进的新途径:生活方式干预  孙雅雯  王颖  陈天勇 等社区工作人员心理社区干部治理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研究  岳童学校社区心理他们为什么不上学?中学生拒绝上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史晓宇  阮琳燕  何丽物质主义对学业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方建东  常保瑞校园氛围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基于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群体的探究  张瑞平  陈林  倪洁 等大学生的学校社区感对公民参与的影响  樊晏辰  张晓清  李惠林 等民族社区心理群际接触与语言标签影响中华民族认同的层次性  冯晓慧  张航  张积家社区心理学教学中国社区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尹可丽  王以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