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 实践逻辑与制度创新

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 实践逻辑与制度创新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陈志永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196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进程中,因村寨与景区叠合,旅游者流动与集聚引发外来力量入村。外来力量与村民互动过程中,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社会与文化逻辑在同一空间场域叠合与嵌套,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结构。如此制度逻辑下的村寨治理既不同于传统中国乡绅基础上的村庄治理模式,同样有别于各少数民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过程形成的治理样态;与集体化时代自上而下的集体组织制度大相径庭;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权力选择性上移与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城中村”以及广大中西部地区因农民外流形成的“空心化”村庄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与西方国家“多中心”权力结构有着属性与功能上的明显差异。那么,民族旅游村寨治理的结构、样态与特征是什么?通过将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这一主题嵌入村寨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计方式、社会结构、基层权力秩序中,拉长研究的历史时段,研究治理模式的实践逻辑,探寻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作者简介
陈志永,管理学硕士、教授。现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暨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与景区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2003年以来,独立或以作者身份在《旅游学刊》《中国旅游报》《旅游论坛》《云南社会科学》《热带地理》《黑龙江民族丛刊》《经济问题探索》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41篇,核心期刊(含CSSCI来源期刊)论文21篇,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第二章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事务治理:一个分析框架的建构016
第一节民族旅游村寨的功能016
第二节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事务治理的环境特征026
第三节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视角与研究进路的展开038
第四节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研究:一个基于实践逻辑的分析框架042
第三章郎德苗寨“公司+村寨组织+农户”的旅游开发模式060
第一节研究缘起060
第二节案例地概况、研究过程与研究价值062
第三节郎德上寨旅游开发进程中的组织方式与治理结构:缘起与演化066
第四节郎德上寨旅游开发进程中“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特征与制度优势084
第五节郎德上寨“公司+村寨组织+农户”的旅游开发模式:多元建构与生成逻辑091
第六节郎德上寨旅游开发进程中组织模式的延扩性115
第七节结论与讨论140
第四章旅游村寨治理结构的演化分析:一个多重面向的视角148
第一节研究缘起148
第二节案例地的典型性与研究价值150
第三节天龙屯堡乡村社会的运行机制:组织制度及行为框架152
第四节天龙屯堡旅游业发展演化分析156
第五节贵旅集团进入与天龙屯堡新的治理结构形成177
第六节天龙屯堡旅游开发进程中治理结构演化的启示194
第五章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研究200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