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探索与实践

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探索与实践

  • 字数: 3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乐乐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593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1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将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相关理论与典型案例紧密结合起来,系统介绍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时代背景,医共体、医联体、整合式医疗、分级诊疗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核心概念,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理论基础,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实践经验等。案例篇主要聚焦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中国方案,系统介绍我国县域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七个典型案例,对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中国方案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为我国医共体与分级诊疗改革提供经验参考。本书作为医共体与分级诊疗改革研究方面的近期新著作,适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医共体与分级诊疗改革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可作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保管理机构、医疗机构、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等机构的管理者和专家学者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现阶段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和关键举措。本书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立足社会学和复杂网络的视角,从医共体参与主体的网络位置、医共体的内部结构、医共体的整体特征三个方面构建医共体网络参与主体间关系影响分级诊疗体系的分析框架。本书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总结全国多家城市医共体建设经验,分析了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分级诊疗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医共体建设以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为抓手,促进资源在医共体社会网络内合理分配,通过构建“约束-引导-激励”机制,加强牵头医院资源集中度,引导社会网络主体合理配置资源且提供诊疗服务,以质优价廉可及的诊疗服务吸引患者分级利用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最后就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乐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医保支付改革、医疗卫生政策、医院管理、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量项目十余项,已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目前兼任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保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保障分会青年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DRG专家、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核心专家等。
目录
理论篇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时代
1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背景
1.1健康中国战略
1.2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1.3医共体的发展
1.4分级诊疗的发展
2具有时代特征的核心概念
2.1医疗联合体
2.2医疗服务共同体
2.3整合式医疗服务
2.4分级诊疗
2.5相互关系
3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理论基础
3.1医共体的理论基础
3.2分级诊疗的理论基础
4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实践模式
4.1医共体的国内实践模式
4.2医共体的国外实践模式
4.3分级诊疗的国内实践模式
4.4分级诊疗的国外实践模式
实践篇医共体与分级诊疗的中国实践
5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的峨山县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分级诊疗体系的影响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