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果…… 吉卜林和他的儿子

如果…… 吉卜林和他的儿子

父母该如何接受孩子的平庸?孩子是否该背负起父母的期望和家族的荣誉?——对父子关系、家庭传承和父权责任的反思。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深圳出版社
  • 作者: (法)皮埃尔·阿苏里 著 邓颖平 译
  • 出版日期: 202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392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也许我们早已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父亲写给儿子的寥寥几行诗,竟成了儿子悲惨命运的预言。 2. 天才父母该如何接受孩子的平庸?孩子是否该背负起父母的期望和家族的荣誉? 3. 对父子关系、家庭传承和父权责任的反思:一个没上过战场的人,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和战争有关的事,他怎么可以大言不惭地把儿子送上战场,把整整一代人送上战场? 4. “孩子不应该死在父母前面,这不是人生应有的顺序。”一个天才突然被自己的理想击垮而陷入无尽痛苦和自我怀疑。 5. 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儿子的故事:被丧子之痛困住的天才作家,被愧疚感啃噬的固执父亲……
内容简介
一战前夕,巴黎的中学语文老师路易·朗贝尔在法国南部遇见了他最喜欢的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吉卜林当时是大英帝国最著名的作家,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朗贝尔梦想翻译吉卜林的名诗《如果……》,试图获得作者的授权。两人因此建立了意想不到的友谊。为了家族的荣誉,吉卜林通过各种关系将重度近视的儿子约翰送上了战场,不料儿子不久后便在前线阵亡,连遗体都找不到……也许我们已经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父亲写给儿子的寥寥几行诗变成了儿子悲惨命运的预言,一个天才突然被自己的理想击垮而陷入无尽痛苦和自我怀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皮埃尔·阿苏里(Pierre Assouline,1953一 ),法国记者、小说家,著名传记作家,龚古尔学院院士,《读书》杂志前主编、《历史》杂志编委,曾获法兰西语言奖、法兰西学院散文奖,著有《西默农传》《加斯东·伽利玛传--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布列松传》《知识分子的清洗》《女宾》《双重生活》等。 译者简介: 邓颖平,1982年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供职于媒体机构,译有《魔鬼医生的消失》《卡利尔》《心碎小提琴》《猫历史、习俗、观察、逸事》等。
目录
序幕
Ⅰ战前
1韦尔内莱班
2教师
3约翰
4不可避免的哈米吉多顿之旅
Ⅱ大战
Ⅲ战后
5否认
6巴黎的一次午餐
7最后的时光
尾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