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第2版)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第2版)

全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刺血疗法起源、发展、理论依据、治疗原则及其特点、功用和工具、方法;130个常用刺血穴位及部位的主治功用、取穴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国内、国外有关刺血疗法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及其应用概况;150种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刺血治疗方法,每一种疾病均附典型案例及最新文献资料摘录。
  • 字数: 3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谭德福,王杰,朱炜 编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351072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刺血疗法起源、发展、理论依据、治疗原则及其特点、功用和工具、方法;130个常用刺血穴位及部位的主治功用、取穴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国内、国外有关刺血疗法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及其应用概况;150种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刺血治疗方法,每一种疾病均附典型案例及最新文献资料摘录。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全面介绍中医刺血疗法的起源、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第二章系统介绍了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刺血疗法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刺血疗法的取穴特点及配穴原则,刺血的常用器具及操作方法,刺血的术前准备及出血量选择,刺血的注意事项及禁忌,以及其术后处理;第三章介绍了150余个常用刺血穴位的部位、功效与主治;第四章介绍了156种临床各科疾病刺血治疗的取穴部位和操作方法,并附文献摘录和(或)典型案例;第五章介绍了10余年来中国刺血疗法作用原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传统医学中刺血疗法的起源与发展,其中重点讲述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及对东亚医学的影响。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和刺血疗法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谭德福,1951年生,教授 。具有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双学位。无锡易可中医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多年来从事中西结合研究及教学、临床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省政府一等、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公开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主编《中国实用刺血疗法》、《痛风良方妙法》、《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药调剂学》,参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等专著和教材10余部。"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医刺血疗法的起源1
第二节中医刺血疗法的发展2
一、理论奠基阶段(战国-三国时期)2
二、经验积累阶段(晋-唐时期)3
三、创新提高阶段(宋-元时期)5
四、成就突出阶段(明-清时期)7
五、快速发展阶段(近现代)9
第三节中国少数民族医学中的刺血疗法12
一、藏医刺血疗法12
二、蒙医刺血疗法12
三、维吾尔医刺血疗法13
四、哈萨克医刺血疗法13
五、回医刺血疗法14
六、壮医刺血疗法14
七、土家医刺血疗法14
八、苗医刺血疗法14
第二章刺血疗法基础16
第一节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16
一、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16
二、刺血疗法的基本原则17
第二节刺血疗法的特点及作用机制18
一、刺血疗法的特点18
二、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19
第三节刺血疗法的取穴特点及配穴原则20
一、刺血疗法的取穴特点20
二、刺血疗法的配穴原则22
第四节刺血疗法常用器具及操作方法23
一、刺血疗法常用器具24
二、刺血疗法操作方法28
第五节刺血疗法术前准备及出血量选择32
一、刺血疗法术前准备32
二、刺血疗法出血量选择32
第六节刺血疗法的注意事项及禁忌34
一、刺血疗法的注意事项34
二、刺血疗法的禁忌36
第七节刺血疗法的术后处理37
一、刺血疗法术后一般处理37
二、刺血疗法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38
第三章常用刺血穴位及部位39
第一节常用腧穴39
一、头面部腧穴39
二、上肢部腧穴46
三、胸腹部腧穴53
四、背腰部腧穴55
五、下肢部腧穴60
第二节耳穴67
一、分布67
二、操作方法67
三、临床应用举例68
第三节阿是穴、反应点70
一、分布70
二、操作方法70
三、临床应用举例70
第四节浅表静脉(络脉)71
一、分布71
二、操作方法71
三、临床应用举例71
第四章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72
第一节内科病72
一、上呼吸道感染72
二、支气管炎75
三、支气管哮喘76
四、肺源性心脏病78
五、高血压79
六、冠心病80
七、艾森曼格综合征82
八、胃炎82
九、胆汁反流性胃炎84
十、消化性溃疡85
十一、急性胃肠炎86
十二、胆汁淤积型肝炎87
十三、乳糜尿87
十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8
十五、过敏性紫癜肾炎89
十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90
十七、亚急性甲状腺炎91
十八、血脂异常92
十九、类风湿关节炎94
二十、雷诺病95
二十一、成人斯蒂尔病96
二十二、系统性硬化症97
二十三、痛风98
二十四、血色病100
二十五、慢性疲劳综合征102
二十六、不安腿综合征103
二十七、精神分裂症104
二十八、躁狂症105
二十九、抑郁症106
三十、广泛性焦虑障碍107
三十一、睡眠障碍109
三十二、一氧化碳中毒110
三十三、中暑111
第二节神经科病113
一、三叉神经痛113
二、面神经麻痹114
三、枕大神经痛116
四、肋间神经痛117
五、股外侧皮神经炎118
六、坐骨神经痛119
七、多发性神经根炎121
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2
九、红斑性肢痛症124
十、神经性耳鸣125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
十二、中风后遗症126
十三、假性延髓麻痹128
十四、帕金森病129
十五、肝豆状核变性131
十六、癫痫132
十七、血管性痴呆134
十八、外伤性截瘫135
十九、偏头痛136
二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37
二十一、颈源性眩晕139
第三节外科病140
一、疖140
二、丹毒141
三、急性淋巴管炎142
四、毒蛇咬伤143
五、毒虫咬蜇伤144
六、甲状腺囊肿146
七、急性乳腺炎147
八、乳腺增生148
九、急性阑尾炎149
十、胆囊炎150
十一、痔151
十二、肾绞痛152
十三、前列腺炎153
十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4
十五、下肢静脉曲张156
十六、下肢慢性溃疡157
十七、断指再植(术后)158
第四节骨伤科病159
一、颈椎病159
二、落枕161
三、肩周炎163
四、肱骨外上髁炎164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165
六、腰椎椎管狭窄症167
七、腰背肌筋膜炎168
八、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69
九、梨状肌综合征170
十、臀上皮神经炎171
十一、急性腰扭伤172
十二、股骨头坏死174
十三、强直性脊柱炎175
十四、增生性脊柱炎176
十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7
十六、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78
十七、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179
十八、踝关节扭伤180
十九、腕管综合征181
二十、跟痛症182
二十一、软组织损伤183
二十二、肌纤维组织炎184
第五节妇产科病186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6
二、痛经187
三、经前期综合征188
四、围绝经期综合征190
五、盆腔炎191
六、妊娠剧吐192
七、产后尿潴留193
八、不孕症194
第六节儿科病195
一、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95
二、小儿肺炎196
三、小儿支气管哮喘197
四、小儿腹泻199
五、抽动障碍200
六、过敏性紫癜201
七、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02
八、手足口病203
九、流行性腮腺炎204
十、疱疹性咽峡炎205
十一、小儿发热206
十二、小儿惊风207
十三、小儿夜啼208
第七节五官科病209
一、睑腺炎209
二、睑板腺囊肿210
三、干眼症211
四、急性细菌性结膜炎212
五、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213
六、原发性青光眼214
七、电光性眼炎215
八、中耳炎216
九、内耳眩晕217
十、突发性耳聋218
十一、鼻炎220
十二、鼻窦炎221
十三、鼻出血223
十四、急性咽炎224
十五、慢性咽炎225
十六、扁桃体炎226
十七、咽异感症227
十八、喉炎228
十九、牙周炎230
二十、冠周炎231
二十一、复发性口腔溃疡231
二十二、灼口综合征233
第八节皮肤科病234
一、单纯疱疹234
二、带状疱疹235
三、扁平疣237
四、足癣238
五、冻疮239
六、鸡眼240
七、慢性单纯性苔藓241
八、湿疹242
九、荨麻疹244
十、瘙痒症246
十一、银屑病247
十二、玫瑰糠疹248
十三、脂溢性皮炎250
十四、寻常痤疮251
十五、玫瑰痤疮252
十六、斑秃253
十七、黄褐斑255
十八、白癜风256
十九、激素依赖性皮炎257
第五章附篇259
第一节刺血疗法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259
一、刺血疗法对血液循环的影响259
二、刺血疗法对代谢紊乱的影响262
三、刺血疗法对神经功能的影响263
四、刺血疗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263
五、刺血疗法对免疫调节的影响264
六、刺血疗法对抗炎因子的影响264
七、刺血疗法对疼痛介质的影响265
八、刺血对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影响266
九、刺血疗法对逆转肝纤维化的影响266
十、刺血疗法对改善抑郁状态的影响267
十一、思考与展望267
第二节世界传统医学中刺血疗法的起源与发展268
一、古希腊罗马医学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269
二、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271
三、玛雅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272
四、阿拉伯-伊斯兰传统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273
五、波斯传统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274
六、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刺血疗法特色及对东亚医学的影响274
七、小结与展望277
主要参考文献2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