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调审合一法律组织学研究 从分解式法学范式到化合式法学范式

调审合一法律组织学研究 从分解式法学范式到化合式法学范式

  • 字数: 2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张洪涛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899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法院“调审合一”这个研究主题,首先,对我国“调审合一”进行了分解式法学范式的研究,包括对我国法院审判和调解的研究,并以“审委会”研究为例,在反思了我国“调审合一”分解式法学范式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我国“调审合一”研究相适应的本书研究所采用的化合式法学范式;其次,从正式法律组织(即相对稳定的规范性的社会群体)学角度,运用组织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在对审判和调解进行了理念化的分解式法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审判与调解的化合状态——调审组织——进行了化合式法学范式的研究,以便使我们的认识和研究优选限度地接近于我国法院的实际;最后,从非正式法律组织(即随机形成的社会群体)学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法院实行“调审合一”的立法原因和司法实践原因进行了化合式法学范式的研究。
目录
上篇 分解式法学范式的研究
第一章 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法律组织学解读
一、引子:问题与视角
二、一般的理论探讨:司法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三、当代中国法院组织结构的“名”与“实”
四、当代中国法院审判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五、当代中国法院改革的核心问题及其建议
第二章 调解技术合理性之法律组织学解读
一、研究的缘起
二、调解的同等组织结构
三、嵌入调解同等组织结构的民意沟通
四、嵌入调解同等组织结构的沟通合法性
五、调解技术合理性的制度化建议
第三章 审委会研究中的分解式法学范式及其反思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审委会研究中的分解式法学范式(例)
三、分解式法学范式对审委会的正面影响
四、分解式法学范式对审委会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分解式法学范式的转型
下篇 化合式法学范式的研究
第一分编 非随机的规范性的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第四章 中国法院调审组织之法律组织学解读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法律洞影响下法院压力何以形成:宏观的功能比较视角
三、法院压力何以消解:调审组织的形成
四、法官压力何以消解:调解型横向分权式决策的“民主化”
五、法官压力何以消解:审判型纵向分权式决策的“行政化”
六、法官压力何以消解:调审型纵-横向分权式决策的去司法化
七、结语:消解压力方式的影响及其制度化解决的建议
第五章 审判委员会法律组织学解读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审委会“十字形”组织结构
三、审委会存废的标准:“对法官的功能”抑或组织功能?
四、审委会实际的组织功能
五、结语
第二分编 随机的非规范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第六章 调审合一的司法原因:法律洞司法跨越之社会网络分析
一、材料、问题与视角
二、法律洞在司法领域的延伸:司法洞
三、法律洞司法跨越的策略选择:退出、扩展还是嵌入
四、法官微观层面的策略性嵌入:法官与村支书的交替
五、法官宏观层面的策略性嵌入:制定法与习惯法的融合
六、法官中观层面的策略性嵌入:审判与调解的轮换
七、结语:从个案研究迈向一般理论
第七章 调审合一的立法原因:法律洞形成之社会网络分析
一、问题、材料与方法
二、当代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法律洞
三、立法网络的形成
四、立法网络结构洞对民法典法律洞的影响
五、零成本立法政策对关系人及其知识网的约束
六、零成本立法政策对主持人及其群内网络的影响
七、零成本立法政策对立法者及其群间网络的作用
八、民法典法律洞的主要制度性影响及其克服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