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辨析与法律界定1
一、关于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的主要观点1
二、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3
三、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的经济学分析6
四、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的立法建议6
第二章中国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9
一、金融素养的概念9
二、问卷调查总体概况10
三、四个维度的具体分析12
四、值得关注的趋势或问题49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59
第三章广义框架效应下的金融教育效果63
一、引言63
二、金融教育和广义框架效应:文献评述64
三、“长期效益—短期效益”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68
四、“高术语—低术语”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79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86
第四章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体制构建89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问题的提出89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的文献综述90
三、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组织框架94
四、金融消费者保护执法机制101
五、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纠纷解决机制110
六、行政执法与争议解决的交叠:民行对接问题114
第五章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制定和实施123
一、建立和实施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的意义123
二、域外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的实践经验124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的实践探索130
四、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的建设与试点应用132
五、我国金融消费者投诉分类标准的正式建立135
六、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的建模与分析应用137
附录: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银行业金融机构142
第六章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制度体系建设157
一、我国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制度体系现状157
二、国际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经验160
三、完善我国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议162
第七章金融领域债务催收行为的法律规制与治理166
一、金融领域债务催收不当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分析166
二、我国现行金融领域债务催收不当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域外经验借鉴170
三、金融领域反催收不当行为的现状与成因分析176
四、金融领域债务催收与反催收不当行为的治理路径180
第八章探索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救济赔偿制度184
一、域外金融消费者保护救济赔偿制度比较184
二、我国现有金融领域救济赔偿制度分析189
三、将行政罚款用于金融消费者专项赔偿的可行性研究193
四、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救济赔偿制度体系的建议196
第九章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与监管199
一、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与监管概述199
二、境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良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05
三、对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与监管的建议212
第十章金融领域格式合同的比较分析与监管223
一、金融格式合同条款的基本梳理223
二、格式条款订入格式合同的规则与效力226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格式条款问题的集中痛点228
四、规范金融领域格式条款的域外实践235
五、规范我国金融领域格式条款的启示和建议237
第十一章信用卡业务投诉管理难点与治理241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241
二、域外信用卡投诉治理经验245
三、我国信用卡投诉现状分析246
四、我国信用卡业务投诉形势成因分析256
五、加强信用卡业务投诉管理的政策建议261
第十二章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与监管266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与监管现状266
二、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域外经验借鉴270
三、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主要问题274
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建议280
第十三章新兴领域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规制285
一、互联网平台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285
二、平台算法风险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及其规制291
三、元宇宙概念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和对策300
第十四章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与运用309
一、构建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必要性309
二、国际上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比较310
三、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315
四、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重点指标分析316
五、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结果运用324
第十五章普惠金融、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326
一、文献综述326
二、DSGE模型的构建329
三、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研究339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344
第十六章普惠金融与财政政策作用机理348
一、文献综述348
二、普惠金融与财政政策之间的作用机理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