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白马湖作家群论稿

白马湖作家群论稿

  • 字数: 3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堂锜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024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广大读者
内容简介
“白马湖作家群”是指20世纪20年代初,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任教、生活过的一群作家,包括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他们以个性化的文学创作和理想性的教育实践,为现代文学史与教育史写下了一页动人的佳话。张堂锜编著的《白马湖作家群论稿》一方面以“人”为主体,探讨这群作家的文人形态、思想特质与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以“作品”为中心,分析其文学艺术,特别是散文创作的表现,力求展现这群作家在思想、文学上的集体风貌。本书资料翔实,时有创见,显现出开阔的研究视野与独特的学术敏锐度。
作者简介
张堂锜,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白马湖作家群”之定义
二、研究意义与开展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进程
第二章 “白马湖作家群”形成论
一、一师学潮的直接催化
二、春晖办学的教育需求
三、地域人文的熏染化育
四、散文共性的集体呈现
五、同事·同志·同道:立达、开明的延续深化
第三章 “白马湖作家群”的文人形态
一、“远离喧哗”的心境追求
二、名士雅集,文人本色
三、相知相重,真情实义
四、佛学后光,共结善缘
五、“从边缘出发”的人间情怀
第四章 “白马湖作家群”的民间性格
一、重返民间:世纪初知识界的大觉醒
二、从“学在民间”看白马湖作家群的民间性格
三、从“到民间去”看白马湖作家群的民间性格
四、从“新村意识”看白马湖作家群的民间性格
五、走向民间:世纪末知识分子的一种可能
第五章 “白马湖作家群”的岗位意识
一、庙堂·广场·岗位:知识分子三种价值取向
二、教育:白马湖作家群的岗位之一
三、出版:白马湖作家群的岗位之二
四、岗位意识的时代意义
第六章 “白马湖作家群”的教育理念
一、新的教育
二、人的教育
三、爱的教育
四、动的教育
五、美的教育
六、教改先驱:一个深耕教育的突出参照系
第七章 “白马湖作家群”作品论(上)
一、朴实、清醇、隽永的“白马湖风格”
二、夏丏尊:具象与情绪并重,亲切如挚友谈心
三、丰子恺:潇洒有余音,人间情味多
四、朱自清:意在表现自己,风华从朴素中来
五、朱光潜:以美学为底蕴,说理清澈深刻
六、俞平伯:自然适意,洒脱名士风
七、叶圣陶:清新简约,脚踏实地
第八章 “白马湖作家群”作品论(下)
一、大好湖山诗画缘:经亨颐咏白马湖旧诗
二、难得湖山夜色:刘大白咏白马湖新诗
三、诗词风·家常味·人间相:丰子恺漫画的独特魅力
四、科学与人生:刘薰宇、刘叔琴、匡互生作品
第九章 结论
一、显隐与多少:白马湖风格“影响”问题的讨论
二、开拓与局限: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参考及征引书(篇)目
附录一 “白马湖作家群”文学活动年表(1919―1929)
附录二 春晖中学校内刊物知见篇目
附录三 “白马湖作家群”小传
附录四 春晖白马湖,立达开明路——“白马湖作家群”命题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