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原因与理由的迷宫——因由哲学

原因与理由的迷宫——因由哲学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日)一之濑正树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824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题是“不确定性的根据”,即通过“原因”和“理由”这两个概念来分析“根据”。当被问及“根据”的时候,我们通常回答“因由乃如此这般”。这种“如此这般”的回答就是“原因”或“理由”。在事物的本性上,“原因”和“理由”是不确定的。聚焦于这一迷宫,作者以现代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为素材推进讨论,在聚焦于“不确定性”的同时,过去和未来的“时态”构成讨论的基轴。全书分为四章。在序章中,指出了“原因与理由的迷宫”这一问题设定的意义乃是“不确定性的认识论”。前半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讨论构成不确定性之内容的“概率”和“模糊性”;后半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应用前半部分的成果,分析原因和理由的两种类型,即提及过去式的“历史的认识”和包含将来式的“假说的确证”。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不确定性的根据”,即通过“原因”和“理由”这两个概念来分析“根据”。当被问及“根据”的时候,我们通常回答“因由乃如此这般”。这种“如此这般”的回答就是“原因”或“理由”。在事物的本性上,“原因”和“理由”是不确定的。聚焦于这一迷宫,作者以现代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为素材推进讨论,在聚焦于“不确定性”的同时,过去和未来的“时态”构成讨论的基轴。全书分为四章。在序章中,指出了“原因与理由的迷宫”这一问题设定的意义乃是“不确定性的认识论”。前半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讨论构成不确定性之内容的“概率”和“模糊性”;后半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应用前半部分的成果,分析原因和理由的两种类型,即提及过去式的“历史的认识”和包含将来式的“假说的确证”。
作者简介
一之濑正树(Masaki ICHINOSE),日本土浦人,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研究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哲学会理事长,日本哲学会会长,日本科学哲学会评议员,日本英国哲学会会长,科学基础论学会评议员,The Hume Society。获第十届和辻哲郎文化奖、第六届中村元奖。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兼任武藏野大学人间科学部(哲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因果性哲学、人格理论,涉及概率、模糊性、死刑、死亡形而上学、责任、决策、动物伦理、基因伦理、风险哲学、贝叶斯主义、英国经验论、音乐化认识论、哲学教育等问题。著有《人格知识论的生成——洛克的瞬间》《原因与结果的迷宫》《原因与理由的迷宫——因由哲学》《功利主义与分析哲学——经验论哲学入门》《死亡的所有》《概率与模糊性的哲学》《应对放射能问题的哲学》《英美哲学史讲义》《生命与风险的哲学——在疾病与灾难的世界灵活生存》等。
目录
前言
序章 不确定性的认识论 call and response
1.原因抑或理由
2.“因由”句的响应
3.“召唤与应答”
4.不确定性的“应答”
第一章 概率的原因 a tempo primo
1.意识之迷
2.过去事件的概率
3.多种概率概念
4.概率1的奥秘
5.概率坍塌
6.波普尔遗产
7.汉弗莱斯悖论
8.过去决定论
9.概率1的逆溯分配
10.“纽科姆问题”与决定论
第二章 模糊的理由 vibrante
1.边界的波动
2.模糊性的区分
3.认识的内涵
4.连锁推理的提示
5.悖论的实在性
6.逻辑的保全与变异
7.对逻辑·认识·伦理的影响
8.语境主义的洞察
9.爱丁顿的程度理论
10.连锁推理因果说
11.连锁推理的描述性阐明
12.非传递性共有
13.贝叶斯的模糊性探究
第三章 历史的认识 ad libitum
1.不在性的统治
2.过去的实在性
3.历史因果关系的概率性理解
4.贝叶斯条件化与语境选择
5.叙事行为的过去制作
6.行为理论的历史化
第四章 假说的确证 deciso
1.概率策略
2.贝叶斯确证理论
3.证据相关性
4.旧证据问题
5.确证的决策负荷的特点
6.确证的决策指向的特点
7.责任逻辑
后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