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

中华"法之道" 比较、融通与转化

  • 字数: 2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费小兵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32091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解释学、现象学、心理学、信息思维等方法比较、分析佛道儒三家之“道”,进而推衍出“法之道”,并转化为现代概念“本性法”。全书共分五部分:一、简要介绍佛家、道家、儒家融通下的“法之道”。二、基于“法之道”的视角,批判继承近代学者关于“道”的法治诠释。三、从熊十力《新唯识论》的“本性”引入,探寻“本性”的原义而界定“本性法”。四、集中探讨“本性法”与相关概念的古今中西之辨,最终呈现出三个层次的理想法则。五、回到当下的网络信息社会,在“本性法”的基础上推衍出新法之理。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节问题意识:在中华没有平等、自由和“是”的法哲学吗?
一、引子:从“法之道”探寻中华法哲学与西方法治精神的沟通可能
二、三家心性观与近代用“性法”“自然法”翻译“natural law”的关联
三、研究中华“法之道”及其现代理念转换的意义
第二节近现代关于中华的“道”“中国自然法”或曰“本性法”的研究综述
一、近现代学界关涉“道”和“性法”“自然法”的研究
二、当代法学界关于中国是否有自然法精神的研究
三、当代道、佛、儒学界涉及“道”等词的研究
第三节用跨学科方法协助阐释经典
一、以哲学解释学、现象学、符号学、比较哲学为方法
二、用喻象学、文本学和训诂法分析相关经典版本
三、用跨学科方法协助阐释经典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