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测度、影响效应及提升路径

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测度、影响效应及提升路径

  • 字数: 2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杨春季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51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十一章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测度部分,主要测度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部分是影响效应,分别分析了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第四部分是提升路径,分析了提升路径;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对策。1.本书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基础力、经济支撑力、服务应用力、资源驱动力和产数融合力五个方面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能更好地掌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从多角度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剖析,丰富了我国数字经济研究的内容。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依靠要素投入成功跨越“贫困陷阱”,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要求我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3.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然后进入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言的。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努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此外,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效应,各省市应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积极引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做到产数融合发展,并重视数字经济的区域协调性和均衡性。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十一章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测度部分,主要测度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部分是影响效应,分别分析了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第四部分是提升路径,分析了提升路径;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对策。1.本书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基础力、经济支撑力、服务应用力、资源驱动力和产数融合力五个方面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能更好地掌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从多角度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剖析,丰富了我国数字经济研究的内容。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依靠要素投入成功跨越“贫困陷阱”,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要求我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3.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然后进入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言的。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努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此外,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效应,各省市应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积极引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做到产数融合发展,并重视数字经济的区域协调性和均衡性。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主要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
2.1数字经济研究
2.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3文献述评
第3章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3.1主要理论
3.2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数字经济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4.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数字经济测度
4.3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
4.4本章小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