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研究丛书--金属冶炼企业重大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

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研究丛书--金属冶炼企业重大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

本书立足于金属冶炼企业风险辨识、评估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研究及成果应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王彪[等]著 著 王彪[等]著 译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1977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金属冶炼企业存在工艺、设备复杂多祥,设备体积大(如各种冶炼设备、运输设备),冶炼生产温度高,涉及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爆炸性粉尘等危险性大的物料,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等事故,一旦防控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设备损坏。如遵化"12?24"重大煤气泄漏事故,铁岭"4?18"钢水包倾覆特别重大事故,山东"8?19"铝液外溢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深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出台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规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金属冶炼、冶金煤气等领域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对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金属冶炼企业重大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为“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研究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的研究及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遏制金属冶炼企业重特大事故的“五高”(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工艺、高风险物品、高风险作业、高风险场所)风险管控理论。本书重点阐述了金属冶炼企业“五高”风险辨识与评估技术,包括金属冶炼企业风险辨识与评估、“五高”风险辨识与评估程序、“5+1+N”指标体系、单元“5+1+N”指标计量模型、风险聚合方法。本书还介绍了风险分级管控模型及政府监管和企业风险管控的工作方法。 本书适合金属冶炼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政府安全监管人员阅读,也适合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
作者简介
  王彪,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一级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风险防控与保险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湖北省安全生产技术协会专家、武汉市应急管理专家。主要从事工业企业安全风险防控、环境安全研究与实践。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EI论文2篇,主持或参与起草标准17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1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钢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区域网格化安全风险智慧管控技术、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等。

徐厚友,东北大学冶金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风险识别、安全技术研究及企业安全顾问咨询等相关工作,主持及参与“基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重大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研究”、“湖北省工贸行业试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项目”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安全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冶金企业生产现场安全咨询服务经验,参与完成了国内多家大型冶金企业的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系统安全会诊,参与制修订国家、地方标准5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9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一、研究目标

二、关键技术问题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三节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意义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冶金行业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与管控体系

第二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国内外风险辨识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国内外风险管控体系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典型案例与分析

一、冶金企业伤亡事故统计

二、冶金企业事故原因分析

三、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五高”风险辨识与评估技术研究

第一节金属冶炼行业风险辨识与评估

一、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

二、风险辨识与评估程序

三、评估单元确定的原则

四、评估单元的划分结果

五、金属冶炼行业风险辨识与评估清单

第二节“五高”风险辨识与评估程序

第三节“5+1+N”风险指标体系

一、风险点固有风险指标(“5”

二、单元风险频率指标(“1”)

三、风险动态调整指标(“N”)

第四节固有风险指标计量模型

一、风险点风险严重度(固有风险)指标(h)---

二、单元固有危险指数(H)

第五节风险动态调整指标方案

一、高危风险监测特征指标(Kg)

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动态指标(Bg)

三、特殊时期指标修正

四、高危风险物联网指标修正

五、自然环境指标修正

第六节单元现实风险评估模型

一、风险点固有风险指标动态修正

二、单元固有危险指数动态修正值(H')

三、单元风险频率指标(“1”)

四、单元初始高危安全风险(R。)

……

二、风险智慧监测监控三、风险精准管控参考文献

附录一金属冶炼企业通用风险辨识清单

咐录二金属冶炼“五高”风险辨识清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