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法学的戏谑与认真 给法学读者的礼物

对法学的戏谑与认真 给法学读者的礼物

  • 字数: 34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德)鲁道夫·冯·耶林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76763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48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法学巨擘耶林的经典之作,《为权利而斗争》姊妹篇德国法律与文学的开山之作掀起法学方法的“哥白尼革命”“铁血宰相”俾斯麦、社会学巨擘韦伯、法理学大家庞德的法学读物法学领域无法绕开的经典,揭开20世纪法学发展的序幕“本书是这样一个人的作品:他自己深陷枷锁多年,而如今,他想要将其他人从这个枷锁中解放出来。”——耶林 “对于某个病态的观点,只要笑过一次,就会永远免疫。” ——耶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学领域不可逾越的经典,是一部写了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作品。全书以讽刺的手法对19世纪的“概念法学”展开批判,并认真提出了改善法学教育的若干方法,由此奠定了20世纪“利益法学”的基础。该书一改法学著作枯燥乏味的文风,尽显诙谐与幽默,系德国法律与文学的开山之作,“铁血宰相”俾斯麦、社会学巨擘韦伯、法理学大家庞德等大咖均爱不释手。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再找到这样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道夫•冯•耶林(Rudolf von Jhering,1818年8月22日—1892年9月17日),德国罗马法学家、民法学家、法哲学家,德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以及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先驱。耶林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法学家之一,利益法学派的精神导师,与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齐名。其作品已被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汉语等多国语言,其思想不仅对欧洲,而且对美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著作:《罗马法的精神》(1852—1865)《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1867)《法学是一门科学吗?》(1868)《为权利而斗争》(1872)《法律中的目的》(1877—1883)《论法感的形成》(1884)《对法学的戏谑与认真》(1884)《〈耶林年刊〉法教义学论文集》(1881—1886)《占有意思》(1889)《罗马法发展史》(1894)译者简介: 张焕然,男,1992年3月生,浙江临海人,德国波恩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民法基础理论、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领域、法学方法论以及耶林的法学思想。曾于《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中德法学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若干。
目录
前言
第4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部分 一位不知名人士关于当今法学的秘密来信
第一封信 引言;论民法建构
第二封信 法学中的思辨方法:胡施克、拉萨尔
第三封信 走进实践;考试;依据教科书所作的判决
第四封信 依据教科书所作的判决(续)
第五封信 弗科马关于法学课程与考试改革的提案
第六封信 文献;写作的外在强制
第二部分 一位罗马法学者的闲谈
给编辑的一封信作为“引言”
罗马法目前的景象
第一幕 对无主物的先占权:今时不同往日
第二幕 古代继承法中的陷阱
补遗
给编辑的一封信
第三幕 古罗马民事诉讼法上的贫富有别
补遗之一 誓金诉讼的起源;神判
补遗之二 罗马私犯法上的贫富有别:以对物私犯和对人私犯的罚金数额为例
第四幕 罗马民事诉讼法里的圈套
第三部分 在法学的概念天国中:一幅幻想景象
尾注
第四部分 重返尘世:如何改善现状?
索引
附录
附录一 耶林论法学学习(1880)
附录二 耶林遗留的箴言(1890)
附录三 书名译法、版本与译本考证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