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语言·人物自白·杂糅文本 J.D.塞林格小说中的证言叙事

儿童语言·人物自白·杂糅文本 J.D.塞林格小说中的证言叙事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卢一欣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1482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是美国有名的遁世小说家J.D.塞林格(1919-2010)的小说叙事艺术的专题研究著作。塞林格小说的证言叙事利用隐喻的写作模式,对创伤进行回应、指控和反讽。塞林格笔下的儿童话语、人物自白和杂糅文本都是他对战争进行见证的独特表现形式,通过儿童语言,叙述者和读者最终记住战争;通过人物自白,叙述者的讲述渴望得到满足;通过杂糅文本,战争的创伤得到重复见证,最终使创伤有获得治愈和跨越的可能。在塞林格的作品中,不论是作为事件亲历者的见证者、作为他者证言的见证者或是为见证过程作证的见证者,毫无例外地成为创伤的中介,向读者传递了创伤的情感真相。尽管塞林格极少直接描绘战争,战争不仅是他的小说的背景,更始终是他的创作母题。他善用隐喻,谨慎而委婉地书写一种证言,使战争成为其小说的宏大底本。他笔下描绘的“儿童世界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污浊”的相互对立,实际上同样根源于他的战争创伤。简言之,塞林格作品中的战争证言叙事贯穿其小说创作生涯,值得做专题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儿童语言中的无意识证言:断裂、阻隔的话语与叙述视角
第一节 认识战争:《最后一次休假的最后一天》《男孩在法国》与《陌生人》中的创伤认识与多重聚焦
第二节 渡过战争:《为艾斯美而写——有爱也有污秽》与《康涅狄格州的威格利大叔》中的见证者同盟与移动窗口
第三节 记住战争:《抓香蕉鱼优选的日子》中的无意义词与外聚焦叙事
第二章 人物自白中的初始证言:延宕、压制的话语与叙述语态
第一节 抗拒见证:《笑面人》中的信息迟滞与递归
第二节 主动见证:《好心的中士》《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德·杜米埃-史密斯的忧伤年华》中的间接记忆与叙事议论
第三节 渴望见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谎言与不可靠叙事
第三章 杂糅文本中的隐匿证言:重复、交替的话语与叙事频率
第一节 重返创伤:《弗兰妮》与《祖伊》中的对话与再现
第二节 跨越创伤:《哈普华兹十六,一九二四》中的信与时间游戏
第三节 重新见证:《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和《西摩:小传》对《抓香蕉鱼优选的日子》的见证反思与互文改写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