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死亡 奴隶制比较研究

社会死亡 奴隶制比较研究

  • 字数: 6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美)奥兰多·帕特森
  • 出版日期: 2023-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549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5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奴隶制是人类文明伊始就已存在的制度。奴隶制的本质是什么?作者用“社会死亡”作了意味深长的概括。何谓社会死亡?就是将人置于较为性的暴力支配之下,剥夺其尊严,使之虽生犹死。奴隶,从其产生到被奴役,是一个体系化地被奴隶主社会疏离与异化的过程。奴隶释免,则使其社会生命失而复得。然而,自由的获得,对于奴隶,是奴隶主给予的一份赠礼,奴隶需要以一定期限的无偿劳动或其他方式回礼。凡是奴隶,无论其表面上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例如恺撒的家奴、伊斯兰国家的古拉姆、拜占庭与中国宫廷中的宦官,事实上都已社会死亡;地位越高,越能体现奴隶制的实质。奴隶制,不仅令奴隶失去人身自由,不得不依附于奴隶主,也让奴隶主无可救药地依赖奴隶而生存,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寄生关系,这就是奴隶制的辩证法。
目录
译者序:奴隶制的本质与新概念的诞生
中文版序
2018年版序
1982年版序
导言:奴隶制的构成要素
第一部分奴隶制的内部关系
第一章权力的惯用语
权力的惯用语与财产概念
财产权与奴隶制
权力惯用语与奴隶制
奴隶制的矛盾
第二章权威、疏离、异化与社会死亡
权威:象征性控制
两种社会死亡的概念
临界接纳
奴役仪式与标记
拟亲关系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