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造性的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创造观念

创造性的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创造观念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畅
  • 出版日期: 2023-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392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创造观念的兴起与发展,分析人性阐释与社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联,增进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特点的理解。本书发现, 这一时期“创造性的人”着重主张非竞争性的进取性人格,是在传统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背景下,文化精英力图建立新的团体整合与阶层联结的一项依据。它旨在通过个体的变革形成新型关系纽带,推动中国社会从稳定性秩序转向进步性秩序,是追求现代性同时反思西方现代性的文明探索在人性构想上的体现。
作者简介
刘畅,1975年生,日本神户大学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著有《诗歌为道:关于“打工诗人”的社会学研究》。
目录
第一章个人主义与创造观念的兴起
一、20世纪上半期中国个人主义的崛起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创造性观念
第二章思想观念、人性理解与社会变迁
一、思想观念与社会变动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传统处世哲学中的人格理想与创新的意义
——以《莱菜根谭》为例
一、创造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
二、对《菜根谭》的考察和分析:另一种主体性与“新”的意涵
三、小结:创造新事物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第四章“创造性的人”: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
一、“创造性的人”与现代国家认同
——对梁启超的考察
二、“创造性的人”与社会团体组织
——对梁漱溟的考察
第五章创造观念与群己关系的中日比较
一、大正的创造教育论与稻毛诅风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