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朝鲜半岛汉式器物的考古学考察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朝鲜半岛汉式器物的考古学考察

  • 字数: 1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蒋璐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82423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朝鲜半岛汉式器物的考古学考察》的研究时段为公元前300年一公元300年。这一阶段在纪年范围上,属于我国的战国晚期至东汉及曹魏前期,正是社会发展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列国纷争随着秦统一六国而终止,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郡县制度日趋成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逐渐形成。地域文化的差异进一步缩小,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强。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与影响下,至迟在西汉中期各地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在中原地区社会制度发生变革的同时,公元前300年左右,随着战国时期燕国势力的逐渐向东扩张,以铁器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至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地区。在乐浪郡设置之后直至汉朝结束,不仅是中原文化对外影响逐渐扩大的阶段,也是朝鲜半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其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公元前三世纪一公元三世纪,是汉文化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而在与当时中国毗邻的朝鲜半岛,也是从部落、联盟、最终走向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韩国学界一般称为“初期铁器时代”和“原三国时代”。“初期铁器时代”以铁器作为生产生活主要物质资料的特征来命名,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晚期。“原三国时代”一词早在1972年由韩国首尔大学的金元龙教授提出。在1973年版的《韩国考古学概说》中,他提议用“原三国时代”来命名“原初三国时代一原史时代的三国时代”这一历史时期。在1986出版的第三版《韩国考古学概说》中,再次确认了使用“三国时代的初期”或“原始阶段的三国时代”作为原三国时代的时代区分用语的合理性,并将年代下限确立在了公元300年。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据《三国史记》中的记载,“三国时代”之前的“三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而只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部落,因此,现在也有学者使用“铁器时代”、“三韩时代”、“三国时代前期”、“部族国家时代”等用词来代替“原三国时代”。该书采用“原三国时代”主要是从其所代表的年代和地理两方面意义来考虑。
作者简介
蒋璐,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主持重量、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学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时期边疆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技术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朝鲜半岛北部与汉地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乐浪郡设置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乐浪汉墓的形制发展及与汉地的联系
第三节 乐浪汉墓的随葬品及其与汉地的联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朝鲜半岛南部与汉地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朝鲜半岛南部地区“三韩”部落发展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朝鲜半岛南部的原三国时代文化编年
第三节 朝鲜半岛南部原三国时代的对外交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战国晚期-乐浪郡设置
第二节 乐浪郡设置之后的西汉时期
第三节 西汉末-东汉时期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