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清建筑二论 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明清建筑二论 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汉宝德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477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清建筑二论》对“明清建筑为中国建筑发展低潮”这一几成定论的观点发起论战。《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是自中国早期建筑与西方的不同处着眼,研究斗栱产生、发展的理路。二者所论专题不同,但立意都在整个中国建筑史,涉及史观、史法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20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很好成就。2014年11月20日在台北逝世。
目录
明清建筑二论
自序
明清文人系之建筑思想
一 从明清建筑的低潮说起
二 南方建筑之传统
三 《园冶》与《长物志》中的建筑观
四 南系建筑思想的病态
明清建筑的形式主义精神
一 结构的机能主义的错误
二 明清建筑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 大木结构的形式化
四 彩画之制度化与系统化
五 细部的精致化

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自序
起源
一 前言
二 汉代遗物上的斗栱
三 汉晋赋上有关斗栱的解释
四 斗栱之西方来源论
五 六朝时代斗栱发展之谜
六 一斗三升的结构意义
七 曲线与昂的出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