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词汇通史·战国—秦卷

汉语词汇通史·战国—秦卷

中国目前首部规模庞大、内容全面的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 首创汉语词汇史十六分期法 该书根据词汇的发展是新质要素的增加和旧质要素的消亡的性质,研究战国—秦时期新词、新义的产生和旧词、旧义的消亡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考察词发展演变过程,跟语音、语法、文字的关系,跟文本的关系,跟人、世界的关系,从而寻找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面貌、总规律和基本理论。
  • 字数: 4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杨端志主编 著 杨端志 编 杨端志主编 译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359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汉语词汇通史》首次利用《汉语大词典》并纠正补充其不足,对汉语史全部 37 万多个词进行研究,研究到的词汇量之多、之全,前所未有,使《汉语词汇通史》提前出现数十年,同时抓住词汇随社会而变的社会性本质和朝代因社会巨变而更替的特点,把词汇史大致按时代分为 15 个时期,突破了四分法时代过长的局限,更符合词汇发展实际情况。该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一部词汇通史,同时也是我国词汇史研究的第一部,历史阶段划分方法和各卷的内容、框架是更是全国首创。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春秋词汇的继承、旧质要素的衰亡、新质要素的产生等不同角度对战国-秦词汇史进行分类描写,尽可能呈现这一时期词汇的继承、变化与发展,以求能够展现出战国-秦词汇史的全貌。特色与价值在于:一、战国-秦新词语料库建设较为科学;二、在穷尽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研究战国-秦新词;三、新词研究在立足战国-秦时期的同时,还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上至西周春秋,下至现代,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把握战国-秦新词发展的特点;四、研究过程注重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五、对构成战国-秦合成新词的词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研究。
作者简介
  胡明,女,1974年生,山东济南人,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应用语言学。曾参与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及数项省级教研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凡例

绪论

第一章 反映战国——秦时期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

第一节 反映战国——秦时期政治体制的新词语场

第二节 反映战国——秦时期军事战争的新词语场

第三节 反映战国——秦时期农业生产的新词语场

第四节 反映战国——秦时期社会生活的新词语场

第五节 反映战国——秦时期思想科技的新词语场

第六节 战国——秦标志性新词语场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战国——秦时期汉语基本词汇的发展

第一节 基本词汇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进入基本词汇系统的战国——秦新词举隅

第三节 战国——秦新词发展为基本词汇的原因

第三章 战国——秦时期单音节新词

第一节 战国——秦单音节新词概况

第二节 战国——秦单音节新词的造词方式

第四章 战国——秦时期复音新词

第一节 战国——秦复音新词的分布

第二节 战国——秦双音节新词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战国——秦多音节新词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战国——秦复音新词的造词方式

第五章 战国——秦时期合成新词的构词词素

第一节 战国——秦合成新词词素的构词能力

第二节 战国——秦合成新词词素义的发展

第三节 战国——秦合成新词的词义与词素义

第六章 战国——秦时期的消亡词

第一节 战国——秦时期标志性消亡词语场

第二节 战国——秦时期词汇消亡的模式及原因

第七章 战国——秦时期的承古词

第一节 战国——秦承古词举隅

第二节 承古词在战国——秦时期的发展

第八章 战国——秦时期词义的发展

第一节 战国——秦时期词义发展的状况

第二节 战国——秦时期词义发展的途径

第三节 战国——秦时期词义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