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锲而不舍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奠基者哈灵顿

锲而不舍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奠基者哈灵顿

  • 字数: 95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马克·A.阿舍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2450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0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2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哈灵顿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研发细节,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创新过程发生的缘由和方式。故事的叙述与事件的时序密切相关。故事结构为双重传记,重点关注保罗·兰德尔·哈灵顿(1911-1980)以及他研发成功的第一个脊柱内固定器械系统。其次是到20世纪80代脊柱内固定器械的早期演变的历史,正如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在1966年第一次会议记录那样。《锲而不舍》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哈灵顿档案馆保存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在事件的复原中至关重要。脊柱内固定器械的早期演变是基于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年会的摘要和委员会报告,其档案于2009年交给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档案馆保管。在遵循“为什么”和“何时”的哲学理念时,选择摘要而不是长篇出版物,是因为它们更接近实时发展。当然,也需考虑长篇出版物、相关文献和其他来源的资料。故事起源于二战后的脊髓灰质炎流行,发生在1948年出现疫情的休斯顿。为了契合这个时间节点,第一、二和三章专门讲述了哈灵顿作为一名内外全科医生进入私人执业的成长过程。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脊髓灰质炎疾病的简史,并追溯了脊柱融合术稳定脊柱的发展历程。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哈灵顿对脊髓灰质炎流行的反应,引发了哈灵顿器械的研究与发展。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了器械被接受及其安全有效性的验证。第八章是关于脊柱侧凸研究学会的成立。第九章介绍了哈灵顿巅峰时期,第十章到第十二章描绘了他的衰落,尽管仍然富有成效,以及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成长崛起为一个很好的国际学会组织。在后记中,本书介绍了这个故事中所遭遇的创新的基本要素,并对“为什么研发出一个成功的脊柱内固定器械系统需要花这么长时间”的问题给出答案。本书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关于试验和错误(或许更准确地描述应为试验和观察)的外科研究工作的具体案例研究,它开辟了外科手术新纪元,对脊柱专科医生的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马克·A. 阿舍(Marc A. Asher),阿舍教授于1997年担任第28届脊柱侧凸研究学会主席,于 2015 年 10 月出版了Dogged Persistence一书。杨惠林,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优选工作者(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郑召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脊柱外科副主任,中山大学疼痛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2024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候任主席。海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候任主委、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仉建国,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专攻脊柱畸形,已完成脊柱畸形手术近5000例,建有优选的半椎体切除数据库。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截骨加生长棒(Hybrid)技术治疗严重早发性脊柱侧凸。
目录
1.故乡/001
2.成长与发展(1911-1934)/023
3.成为一名执业医师和外科医生(1934-1946)/053
4.脊髓灰质炎和脊髓灰质炎后脊柱侧凸(1789-1946)/132
5.应对脊髓灰质炎流行(1947-1959)/164
6.接纳和认可(1960-1962)/255
7.验证(1963-1965)/321
8.脊柱侧凸研究学会(1966)/377
9.最后一个重要的设计(1966-1967)/410
10.心碎与天赐之物(1968-1972)/463
11.表彰(1973-1975)/551
12.记录一变革(1976-1980)/598
后记/651
注释/663
参考文献/666
索引/741
译者的话/746
原著作者马克·A.阿舍医学博士简介/75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