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末清初拉丁文儒学译述提要与研究

明末清初拉丁文儒学译述提要与研究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莹
  • 出版日期: 2023-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414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追溯“儒学西传”的源头,从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中外文儒学译述的编目整理及提要撰写起步,主要围绕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三大修会的儒学译述,力求厘清其译述之间的系谱传承、相互借鉴、回应问难等隐含的脉络。在此基础上,依据其对儒家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将来华传教士群体细化为“支持文化适应政策”“反对文化适应政策”“文化调和派”三派,并借助“概念史”的研究路径,对“天”“上帝”“太极”“鬼神”等极具争议性的儒学概念在来华传教士群体中的不同理解予以梳理,探究其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对儒学概念原本的“名”与“实”进行分离、人为予以重新建构并分配给其新的语境意义,来实现自身观点的立论和论证。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追溯“儒学西传”的源头,从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中外文儒学译述的编目整理及提要撰写起步,主要围绕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三大修会的儒学译述,力求厘清其译述之间的系谱传承、相互借鉴、回应问难等隐含的脉络。在此基础上,依据其对儒家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将来华传教士群体细化为“支持文化适应政策”“反对文化适应政策”“文化调和派”三派,并借助“概念史”的研究路径,对“天”“上帝”“太极”“鬼神”等极具争议性的儒学概念在来华传教士群体中的不同理解予以梳理,探究其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对儒学概念原本的“名”与“实”进行分离、人为予以重新建构并分配给其新的语境意义,来实现自身观点的立论和论证。
作者简介
罗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欧洲藏儒学拉丁文文献整理以及儒家思想跨文化译介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四书”在欧洲的译介与出版》《耶稣会士罗明坚“四书”手稿新探》等近30篇,出版译著《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第二卷)》(2021年)、编著《东亚与欧洲文化的早期相遇——东西文化交流史论》(2012年)等。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1
二、研究现状3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7
第一章明末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群体概况及其儒学译述9
第一节明末清初来华天主教修会概况9
一、耶稣会概况及其成员的神学训练背景9
二、多明我会及方济各会的神学训练背景13
三、明清三大天主教修会入华及其之间的关系14
第二节中国礼仪之争与来华天主教修会之间的纷争17
一、中国礼仪之争的出现及其历史背景18
二、中国礼仪之争产生的原因分析22
第三节传教士研习儒学典籍及出版儒学译述的目的32
一、耶稣会士的译介动机32
二、托钵会士的译介动机34
第四节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儒学译述编目及提要35
一、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中、拉儒学译述书目35
二、明末清初来华多明我会士儒学译述书目72
三、明末清初来华方济各会士儒学译述书目88
第二章儒家形象的缔造与分裂103
第一节传教士对儒家形象的缔造103
一、从游记汉学进入传教士汉学103
二、传教士对“中国知识”的编纂107
第二节在原儒身上发现宗教性:支持文化适应政策一派的儒学观110
一、17—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四书译介团队111
二、17—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四书译文特点113
三、支持文化适应政策一派的儒学观126
第三节原儒与今儒皆为无神论者:反对文化适应政策一派的儒学观137
一、坚决反对文化适应路线的代表:闵明我及龙华民的观点138
二、由全然反对转向部分适应的代表:利安当149
第四节儒家形象的重构:文化调和派的努力162
一、卫方济及其《中国哲学》162
二、法国耶稣会士的译经活动以及“索隐派”的兴起194
第三章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儒学观分析219
第一节三种传教士儒学观的根本性分歧及其评判标准219
第二节对于重要儒学概念的认知异同及立论分析222
一、“天”/“上帝”与Deus223
二、“鬼神”与spiritus,angelus228
三、“仁”与amor/charitas243
第四章结语252
一、体悟式表达:反思传教士对“地方性知识”的处理252
二、在西方参照系之下中国文化的身份转换254
三、对跨文化译介的启示257
参考文献261
原始文献261
辞典及书目264
中外文专著及论文265
索引283
后记29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