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任淑坤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272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书中初次揭示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言说与实践的矛盾关系,首次提出译作辅助信息的转移和信息量守恒的观点,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本书的研究成果对当今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认识有所借鉴,并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原始刊物、文学译作、回忆录、文集、资料汇编等作为主要考察文本,建构研究框架,研究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书中以非译作作为参照系观察译作,以非文学翻译为参照系观察文学翻译,凸显其共性和个性,彰显言说与实践的关系及译作传播的特征,分析言说与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偏差,揭示导致五四时期译者言说与实践产生矛盾和偏差的复杂成因。全书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二、三两章是对实践的观察和分析,第四、五两章是翻译言说及其与实践的关系,第六章是本研究的当代启示,从外国文学走进来的传播模式反观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路径和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任淑坤,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翻译史和翻译教学。在《外语与外语教学》《英语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一书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五四时期的译作与非译作关系探源——以《新青年》为中心
第一节《新青年》刊载的译作与非译作
第二节《新青年》刊载的译作与非译作之关系
第三节从晚清到五四:译作和非译作关系的形成
第二章从晚清的“译中作”到五四的“作中译”
第一节五四时期的译、按分离
第二节译作与创作的分离
第三节五四时期的“作中译”
第三章翻译言说:导向批评理论
第一节导向言说:从文学导向到翻译导向
第二节批评言说及其偏执性
第三节理论言说及其针对性
第四章翻译言说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退潮与坚守的文言
第二节主流与非主流的直译
第三节翻译批评与原则背离
第五章从外国文学走进来看中国文学走出去
第一节文学翻译中的信息量守恒
第二节五四时期外国文学译作的传播模式
第三节翻译文学的传播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译、按分离与信息量守恒
第二节非译作对译作传播的辅助之功
第三节从晚清到五四:翻译概念和方法流变的动因
第四节顺向与逆向:一元言说与多元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