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 第3版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 第3版

  • 字数: 4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7352130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内容分为五篇。第一篇系统介绍了医学机能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第二篇内容涉及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医学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第三篇为虚拟仿真实验。第四篇为医学机能学实验基本项目,包括离体组织器官实验、在体机能学实验、电生理学实验、人体机能学实验、动物病理模型复制、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等内容。第五篇是关于药物的基本知识和病例讨论。并列有附录,供师生在做相关实验时查阅。
目录
第一章医学机能学实验概述//1
第一节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一、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性质、任务//1
二、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
第二节实验报告的撰写/2
第三节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守则/3
第二章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4
第一节选题/4
一、选题的基本程序/4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5
三、选题的一般类型/5
四、选题的技巧/6
第二节科研设计与实验设计/6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7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8
三、实验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法/9
第三章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数据处理//12
第一节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2
一、实验资料的收集/12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12
第二节数据处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3
一、计量资料统计方法/13
二、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16
三、回归与相关/17
第四章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19
第一节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结构/19
一、基本要求/19
二、基本结构/20
第二节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格式/21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24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24
一、青蛙和蟾蜍/24
二、小鼠/24
三、大鼠/24
四、豚鼠/24
五、家兔/25
六、犬/25
第二节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25
一、按遗传学特征分类/25
二、按微生物学特征分类/26
第三节实验动物的选择/2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26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27
第四节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方法/27
一、犬/27
二、兔和豚鼠/28
三、大鼠、小鼠//28
第五节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固定方法/29
一、家兔/29
二、小鼠/29
三、大鼠/29
四、豚鼠/30
五、蛙类/30
六、犬/31
第六节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技术/31
一、剪毛法/31
二、拔毛法/32
三、剃毛法/32
四、脱毛法/32
第七节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32
一、注射给药/32
二、经口给药/34
三、经直肠给药/36
四、经皮肤给药/36
第八节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37
一、局部麻醉/37
二、全身麻醉/37
第九节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39
一、大鼠和小鼠/39
二、家兔/39
三、豚鼠/40
四、犬/40
第十节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40
一、手术刀/40
二、手术剪/41
三、手术镊/41
四、止血钳/41
五、持针器和缝合针/41
六、骨钳/42
七、玻璃分针/42
八、金属探针/42
九、锌铜弓/42
十、蛙心夹/42
第十一节急性动物实验的常用手术方法/42
一、颈部气管、血管与神经分离及插管技术//42
二、股部血管、神经分离及插管技术//44
三、开腹手术/45
四、输尿管插管术/45
五、胆总管插管术/46
六、开颅术/46
第十二节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47
一、家兔、犬、豚鼠/47
二、大鼠和小鼠/47
三、蛙类/48
第十三节实验动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动物福利/48
一、实验动物使用注意事项/48
二、实验动物的福利待遇/48
第六章医学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技术/50
第一节实验室一般装置/50
一、电极/50
二、换能器/50
三、电子刺激器与电刺激隔离器/51
四、锌铜弓/51
第二节BL-420系列生物机能实验系统//51
一、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硬件安装/52
二、TM_WAVE软件总体介绍//52
三、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使用操作//66
四、注意事项/66
第三节动物呼吸机/66
一、HX-300S动物呼吸机工作原理//66
二、HX-300S动物呼吸机性能指标//66
三、HX-300S动物呼吸机主要功能介绍//67
四、HX-300S动物呼吸机使用方法//67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8
一、基本原理/68
二、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68
三、仪器简介/70
四、注意事项/71
第五节心电图机/71
一、基本原理/71
二、基本结构/71
三、ECG-6511心电图机操作方法//71
第六节血气分析仪/72
一、血气分析原理/72
二、测量指标/72
三、操作方法/73
四、注意事项/73
第七节BI-2000图像分析系统/73
一、BI-2000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安装//73
二、BI-2000图像处理系统的软件安装//74
三、界面操作说明/74
第七章常用观察指标及其测量//76
第一节机能学实验常用观察指标/76
一、一般性观察指标/76
二、生物功能性观察指标/76
三、生物电信号观察指标/76
四、血液学观察指标/76
五、生物化学观察指标/76
六、免疫学观察指标/76
七、形态学观察指标/76
第二节确立观察指标的原则/77
一、特异性指标与非特异性指标结合/77
二、优选客观性较强的指标/77
三、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77
第三节常用观察指标的测量技术/77
一、动脉血压的测量技术/77
二、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技术/79
三、呼吸的测量技术/79
四、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80
五、体液电解质测定方法/80
六、血氨的测定原理及方法/85
第八章离体组织、器官机能学实验/87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87
实验二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89
实验三家兔离体肺顺应性的测定/90
实验四乙酰胆碱的量效关系/92
实验五药物对离体大鼠子宫的影响/95
第九章动物在体机能学实验//97
实验一反射弧的分析与反射时的测定/97
实验二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98
实验三蟾蜍心脏起搏点的观察/99
实验四胸膜腔内压与气胸/101
实验五胃肠运动的观察/102
实验六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103
实验七去大脑僵直/105
实验八药物对麻醉动物动脉血压的影响/105
实验九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解救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107
实验十联合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110
实验十一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111
实验十二药物抗小鼠电惊厥作用/112
实验十三疼痛模型制备与药物的镇痛作用/113
一、扭体法/114
二、热板法/115
三、光辐射热甩尾法/116
实验十四氯丙嗪对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116
实验十五氟哌啶醇诱发僵住症及东莨菪碱的防治作用/117
实验十六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18
一、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118
二、普萘洛尔对三氯甲烷-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119
实验十七噻吗洛尔对小鼠耐常压缺氧能力的作用/121
实验十八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122
实验十九药物的体内外抗凝血作用及鱼精蛋白对肝素抗凝血活性的拮抗作用/123
实验二十抗消化性溃疡药对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126
实验二十一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127
实验二十二吲哚美辛、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128
一、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法/128
二、大鼠足跖肿胀法/130
第十章电生理学实验/132
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及神经放电/132
一、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与刺激强度的关系/132
二、降压神经放电/134
三、膈神经放电/135
实验二心脏电生理实验/136
一、蟾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引导/136
二、蟾蜍心电描记/137
实验三耳蜗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139
实验四神经诱发电位/140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40
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141
第十一章人体机能学实验//143
第一节人体机能学实验基本要求/143
第二节人体机能学实验项目/144
实验一神经与肌肉实验/144
一、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44
二、刺激强度和频率与人体肌肉反应的关系/146
实验二血液系统机能学实验/148
一、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148
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148
三、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的测定/150
四、ABO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151
实验三心血管系统机能学实验/152
一、人体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152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观察/154
三、运动对机体血压的影响/156
实验四感觉器官机能学实验/158
一、视觉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158
二、视敏度测定与色盲检查/159
三、视野测定/161
四、声音的传导途径/162
第十二章疾病动物模型复制及实验观察/164
实验一水肿/164
一、家兔淤血性水肿/164
二、小鼠氯气中毒性肺水肿/165
实验二高钾血症及其抢救/166
一、家兔高钾血症及其抢救/166
二、豚鼠高钾血症/167
实验三家兔酸碱平衡紊乱/168
实验四缺氧/170
一、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170
二、不同因素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71
三、兔乏氧性缺氧/171
实验五发热/173
一、内源性致热原性发热/173
二、内毒素性发热/174
实验六家兔失血性休克/175
实验七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7
实验八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179
实验九急性左心衰竭/180
实验十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82
第十三章综合性实验/184
实验一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184
实验二凝血功能检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素治疗作用/186
实验三动脉血压的调节与失血性休克/188
实验四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与药物治疗/190
实验五强心药物对动物衰竭心脏的作用/192
实验六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急性呼吸衰竭/194
实验七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影响/196
实验八大鼠胃酸分泌及其影响因素/198
实验九影响尿生成的因素/199
实验十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及呋塞米的治疗作用/201
实验十一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过量反应及其解救//204
一、血糖仪测定法/204
二、邻甲苯胺法/205
第十四章设计性实验/207
第一节设计性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步骤/207
一、设计性实验的基本要求/207
二、设计性实验的步骤/207
第二节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格式和范例/208
一、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格式/208
二、设计性实验的设计范例/209
第三节设计性实验的选题指南/210
第四节设计性实验(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项目//211
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测定/211
实验二神经干局部兴奋的时间总和/212
实验三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213
实验四药物对离体兔主动脉环的作用/215
实验五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16
实验六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217
实验七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218
实验八失血性休克的实验性治疗/218
实验九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219
第十五章药物的安全性评价//221
实验一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221
一、戊巴比妥钠LD50的测定//221
二、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224
实验二药物的优选耐受量实验/225
实验三青霉素G钾和G钠快速静脉注射毒性比较//226
实验四硫酸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葡萄糖酸钙的对抗作用/226
第十六章虚拟仿真实验//228
第一节虚拟仿真实验简介/228
第二节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要求/229
第三节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方法/229
第十七章药物制剂、剂型与处方学/232
第一节药物的制剂与剂型/232
一、固体剂型/232
二、半固体剂型/234
三、液体剂型/234
四、气雾剂型/235
五、药物新剂型/235
第二节处方学/236
一、处方的意义/236
二、处方的结构/237
三、处方的类型/237
四、书写处方的注意事项/238
五、处方中常用英文和拉丁文缩写词/238
第十八章病例讨论/240
病例1/240
病例2/240
病例3/241
病例4/241
病例5/241
病例6/242
病例7/242
病例8/243
病例9/243
病例10//244
病例11//244
病例12//245
病例13//245
病例14//246
附录//247
附录1动物实验常用溶液/247
附录2实验动物常用生物学指标数据/248
附录3药理学参数计算表/249
附录4动物与人的等效剂量折算表/256
参考文献//2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