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国家治理研究 1967-1983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国家治理研究 1967-1983

  • 字数: 2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岳伟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189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国家治理研究(1970—1990)”(批准号:15CSS025)最终结项成果。本书内容分七个部分:引言介绍了国内外学界有关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研究动态,并对新社会运动、国家治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从后工业社会转型、早期国家治理的特点、新左派的形成与分化三个方面论述并分析了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形成的背景;第二章介绍并分析了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演变情况和理念诉求;第三章介绍和分析了联邦德国68运动与高校治理变革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论述并分析了联邦德国反核能运动与环境治理变革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介绍和分析了联邦德国新妇女运动中的反218条斗争与家庭治理变革之间的关系;结语部分则总结并阐释了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后工业转型时期国家治理政策和体制的影响,并对这一时期该国国家治理变革的得失作出了分析。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一 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
二 社会价值观转型
第二节 早期国家治理中的“保守主义”倾向(1949—1969)
一 国家治理体制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二 国家治理政策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第三节 新左派的崛起及分化
一 新左派的崛起
二 新左派的分化
第二章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演进及理念
第一节 新社会运动的产生:68运动的形成与演变
一 68运动的形成
二 68运动的演变
第二节 68运动后新社会运动的分化及演进
一 新环境运动的演进:以政治生态运动为核心
二 新妇女运动的演进:以女性在私人领域争取权益的斗争为核心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的指导理念
一 68运动的指导理念:新左派的“反威权斗争”理论
二 68运动后新社会运动的指导理念
第三章 联邦德国68运动与高校治理变革——以西柏林自由大学为核心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高校治理问题与联邦德国68运动的兴起
一 “教授大学”及其引发68运动的过程
二 “教授大学”引发68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左派大学生在68运动中争取高校治理变革的斗争
一 左派大学生争取高校治理变革的目标
二 左派大学生争取高校治理变革的斗争实践
第三节 68运动推动下的高校治理变革
一 群体大学原则的确立
二 教授优势地位的保留
第四章 联邦德国反核能运动与环境治理变革——以1973—1983年环保公民动议为核心
第一节 反核能运动的产生
一 1973年后的核能扩张与反核能运动的兴起
二 核能扩张政策引发反核能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1973—1983年反核能运动的目标与实践
一 左翼环保公民动议在反核能运动中的目标
二 左翼环保公民动议在反核能运动中的斗争实践
第三节 反核能运动推动下的环境治理变革
一 能源与环境治理政策的变革
二 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
第五章 联邦德国新妇女运动与家庭治理变革——以1971—1976年反218条斗争为核心
第一节 早期家庭治理中的堕胎禁令与新妇女运动的兴起
一 堕胎禁令及其引发新妇女运动的过程
二 堕胎禁令引发新妇女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反218条斗争参与者争取家庭治理变革的目标和行动
一 反218条斗争参与者争取家庭治理变革的目标
二 反218条斗争参与者争取家庭治理变革的行动
第三节 新妇女运动推动下的家庭治理变革
一 家庭治理思想的变革
二 家庭治理结构的变革
结语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后工业转型时代的国家治理变革
一 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总体特征
二 新社会运动推动下的国家治理变革
三 后工业转型时期联邦德国国家治理变革的评价与启示
附录
一 人名和名词术语译名对照表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