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研究(第50辑)(2022年·秋)(仅供馆配)

文化研究(第50辑)(2022年·秋)(仅供馆配)

  • 字数: 284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陶东风(执行)周宪主编胡疆锋周计武副主编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175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主要由四个专题组成。专题一“记忆研究:话语与实践”,四篇论文分别探讨了记忆与文学、哲学、数字技术、当代艺术的关系。专题二“女性与新媒体”,三篇论文都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呈现了新媒体中的女性议题,包括女性数字化健身、离异母亲的身份重构、“冠姓权”争论等。专题三“媒介文化”,三篇论文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清洁运动在媒体上的反映,抗战时期国产电影在香港的传播,以及关于电影的器物批评的个案研究。专题四,三篇译文涉及本雅明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在1968年西方思想场域中的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题之外的论文《现代医疗境遇中的新文化知识分子——从周作人丧女说起》也非常精彩,该文以周作人丧女引发的医疗纠纷为起点,揭示了启蒙者与大众在现代医病关系中的态度差异,以及国人的医疗境遇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资料扎实,启人深思。
作者简介
周 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目录
专题一记忆研究:话语与实践文化记忆的媒介与文学  冯亚琳连接转向之后怎样?——数字记忆的嵌入、汇流与激荡  李红涛当代艺术中的“记忆的政治”  夏开丰胡塞尔记忆哲学及其影响的衰减  杨庆峰专题二女性与新媒体数字化健身中的女性身体与文化协商:以Keep女性用户的经验为例  周舒燕  葛诗凡“离异母亲”新媒体短视频中的身份重构与女性社群重建  张颖  娄雪晶“我的孩子,你的姓氏”:基于豆瓣“冠姓权”讨论的话语分析  郭燕平  蔡若彤专题三媒介文化垃圾清洁与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代媒介文本中的上海垃圾治理叙事  兰凯伦抗战时期内地电影在香港的传播及影响——以港版《申报》为中心  王保平  陈雨人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的“三轮车”——兼谈电影的器物批评  郎静专题四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本雅明·学习·中国——朝向一种普遍的“万物一元论”  彼得·芬沃思 著  李莎 译经由相似之道:论本雅明对辩证法的道家式复兴  郑慈恩 著  高竞闻  杨雯 编译扩展场域内的1968年:法兰克福学派与崎岖的历史进程  马丁·杰伊 著  周梦泉 译其他论文现代医疗境遇中的新文化知识分子——从周作人丧女说起  邓小燕《文化研究》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