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审计学(第2版)

审计学(第2版)

  • 字数: 4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4309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审计学(第2版)》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导入案例、链接知识并辅以思考题,目的是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从而把握审计的精髓所在。除此之外,本版中,编者提供的PPT更简洁、更适用。而且,编者对教材中某些章节中的重难点内容录制了相关的小视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克服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间审计为主线,共分为十二章。前五章围绕民间审计的基本理论展开,介绍了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与鉴证等业务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业的过程中要受到职业道德、准则以及行政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约束;后七章主要介绍民间审计的基本方法。各章配备的“知识链接”“小思考”和“自测与技能训练”等与实务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读者把握民间审计的精髓。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教材,也可作为现有审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曾艳芳,经济学硕士,注册税务师,辽东学院副教授,曾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在重量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 任教20余年,讲授多门会计学专业课程;近10余年主要致力于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和《审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讲授 。
目录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1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西方国家和地区的产生与发展2
二、审计模式的演进4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6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种类7
一、审计的概念7
二、审计的种类10
第三节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13
一、鉴证业务的含义13
二、鉴证对象信息14
三、鉴证业务的类别14
本章小结16
复习思考题16
自测与技能训练16
第二章中国注册会计师管理19
第一节中国注册会计师20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制度20
二、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21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22
第二节中国会计师事务所23
一、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24
二、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25
三、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承接26
第三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7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27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27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权力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28
第四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30
一、外部管理30
二、行业自我管理30
本章小结31
复习思考题32
自测与技能训练32
第三章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相关准则35
第一节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概述36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36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制定历程37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38
第二节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39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体系的构成39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40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40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46
五、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6
六、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47
第三节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管理准则48
一、定义48
二、目标50
三、要求50
本章小结54
复习思考题55
自测与技能训练55
第四章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59
第一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60
一、诚信60
二、客观公正61
三、独立性61
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64
五、保密65
六、良好职业行为66
第二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具体运用67
一、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内涵67
二、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67
三、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70
四、应对不利影响70
五、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在专业服务中的具体运用71
本章小结79
复习思考题79
自测与技能训练79
第五章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85
第一节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86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86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87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89
第二节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89
一、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90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应对措施92
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93
本章小结95
复习思考题95
自测与技能训练95
第六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99
第一节审计目标100
一、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总体审计目标100
二、管理层认定104
三、具体审计目标105
第二节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110
一、接受业务委托110
二、计划审计工作111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111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111
五、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112
本章小结112
复习思考题112
自测与技能训练113
第七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17
第一节审计证据118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与构成118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119
三、审计证据的特征120
第二节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23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123
二、检查有形资产123
三、观察124
四、询问124
五、函证124
六、重新计算127
七、重新执行127
八、分析程序127
第三节审计工作底稿128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128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128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129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129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130
六、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33
七、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35
本章小结136
复习思考题137
自测与技能训练137
第八章计划审计工作141
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142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142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142
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149
一、审计计划的作用149
二、总体审计策略149
三、具体审计计划154
四、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156
五、监督、指导与复核157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157
一、错报与重要性的含义157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59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62
四、重要性水平的修改164
五、错报的累积与评价164
第四节审计风险168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168
二、审计风险模型169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171
四、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171
本章小结172
复习思考题172
自测与技能训练172
第九章风险评估177
第一节风险评估概述178
一、风险评估的意义178
二、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178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81
一、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182
二、被审计单位的性质184
三、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86
四、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187
五、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88
第三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89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189
二、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控制环境的了解193
三、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过程的了解198
四、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与沟通的了解199
五、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控制活动的了解201
六、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控制监督的了解203
七、在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方面了解内部控制204
第四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08
一、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08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212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213
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213
本章小结214
复习思考题214
自测与技能训练2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