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

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

  • 字数: 1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丁璐,汪乐,席璐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352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民法典》的公布实施对于我国民事法治乃至整个法治的建设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实施好《民法典》,需要对其中的新设规则以及争议问题进一步跟进。而实施《民法典》的关键步骤是民事诉讼,这就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中不仅要正确理解与适用《民法典》,还要求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与《民法典》有机衔接。本书选取民事实体与程序交叉的争议性主题进行探讨,打开了部门法学习的新视野,对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民法典》的公布实施,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对于我国民事法治乃至整个法治的建设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对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整合,《民法典》不仅对民法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穿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对民事诉讼法的时代要求,集中体现在实施好《民法典》这一重要命题,需要对其中的新设规则以及争议问题进一步跟进。 本书着眼于民事实体与程序法的交叉研究以及部分法运作之衔接问题,选取了四个实体与程序交叉的具有争议性的主题,分别为实体权利与非讼救济、特殊实体要件之证明责任、事案解明之实体与程序法依据、善意取得之实体与程序判断标准,意在寻求民事实体与程序法的有机衔接,促进相关权利规范的落实,完善制度的构建,丰富理论的探讨。
作者简介
丁璐,女,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法,师从严仁群教授。参与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已发表文章《人工智能体医疗损害责任分析》。 汪乐,女,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师从有名民事诉讼法学者严仁群教授。曾先后参与了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 席璐,男,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曾先后参与了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
目录
第一编 实体权利之非讼救济/1
第一章 人格权禁令之程序法实现路径/5
一、问题的提出/5
二、人格权禁令之督促程序的适用/7
三、人格权禁令之保全程序的适用/11
四、人格权禁令之诉讼程序衔接/25
五、结语:构建人格权禁令程序路径顺位/32
第二章 共有物价值无法确定时分割方法之确定/38
一、问题的提出/38
二、司法实践中分割方法确定的混乱及其成因分析/41
三、分割方法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51
四、分割方法确定的方式及其次序/57
五、结语/67
第三章 实体资讯请求权之程序救济模式重构/69
一、问题的提出/69
二、实体资讯请求权之性质与救济的特殊考量/71
三、单纯实体资讯请求权的救济路径/76
四、准备型实体资讯请求之救济/83
五、结语/9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