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奈的结局 司徒雷登与中国(第3版)

无奈的结局 司徒雷登与中国(第3版)

  • 字数: 43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郝平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41520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微处知史,本书平实详尽地叙述了司徒雷登这位关联性的人物离华前的人生经历;知史明理,教育、外交、文化,背后相连的宏观层面乃国家民族的命运。
内容简介
司徒雷登一生经历丰富且独特,从作为传教士之子于西湖边传教、任教南京金陵神学院,到执掌并建设燕京大学,再至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最终无奈地离开中国,他经历的恰是中国近代史那段时势变幻的年代。一个人物,关联起文化交流史、近现代教育史、中美外交史等多个重要方面,理解他的经历极具意义。本书试图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帮助读者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第三版较前面两版参证了更多的司徒雷登日记、手稿、信件等一手文献,修订中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引用材料;并插入了司徒雷登外交护照、手稿照片等影印资料,可读与可观性更强。
作者简介
郝平 ---------------------------- 郝平,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主要专著有《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译著有《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夏威夷国王世界环游记》。
目录
第一章决定来华传教(1876-1908)
一、传教士的家世背景及与中国的渊源
二、加入美国学生志愿传教运动
三、重回中国
第二章在辛亥革命的硝烟中徘徊(1908-1918)
一、传教理念的转变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教育观
三、美联社的特邀记者
四、为美国对华政策进言
第三章出任燕京大学校长(1919-1921)
一、组建燕京大学的背景与经过
二、为燕大筹款与选址
三、追求很好的办学目标
第四章传教中的持不同政见者(1922-1926)
一、燕大的宗教生活
二、非基督教运动对燕大的影响
三、美国对司徒雷登宗教思想的批判
第五章加入一流大学的行列(1927-1937)
一、“中国化”和“国际化”问题的提出
二、燕大的院系与学科设置
三、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列
第六章司徒雷登与燕大师生(1919-1941)
一、支持燕大的学生运动
二、支持和协助燕大师生奔赴抗日根据地
三、燕大人眼中的司徒雷登
第七章涉足中国政坛(1920-1937)
一、广泛结交政府权贵和各界要人
二、卷入中国政治
三、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
第八章从调停人到阶下囚(1937-1945)
一、充当蒋介石与侵华日军的调停人
二、为保护燕大与日伪政权周旋
三、日本宪兵队的阶下囚
第九章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5-1946)
一、蒋介石的全面内战与马歇尔使华
二、马歇尔看中的大使人选
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第十章劳心伤神的外交官(1946-1947)
一、参与国共谈判
二、马歇尔使命的终结与司徒雷登角色的转换
三、魏德迈使华与司徒雷登的尴尬
第十一章无法挽回的败局(1948-1949)
一、敦促美国政府救蒋的最后努力
二、美国援华政策的转变
三、稍纵即逝的中共与美高层接触
第十二章大使生涯的终结(1949-1962)
一、的《别了,司徒雷登》
二、最后的心愿
附录1司徒雷登大事年表
附录2燕大名人
附录3参考书目
附录4照片资料来源
一版后记
再版附记
第三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