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国制造业产业政策透视——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美国制造业产业政策透视——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王花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608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美国从无到有培育出半导体产业的历程,以及近几年其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巨大变化,分析其背后的制造业产业政策思想,以及美国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中可以发现其基于市场经济的“全政府”(whole-of-government)、“举国”(whole-of-nation)式产业干预特点。通过与苏联科技举国体制的比较,可以发现美式举国体制之所以更有生命力,在于政府在推动、组织、协调科技发展的同时,在各环节均通过机制设计优选可能地激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活力。相关经验对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可作为对制造业产业政策有兴趣的读者的学习资料,也可作为制定制造业产业政策的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篇政策历程篇
第一章20世纪40-80年代美国的半导体政策2
一、20世纪40-60年代,美国晶体管和硅基芯片成功研发并应用2
(一)晶体管研发成功2
(二)硅基芯片成功产业化4
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芯片民用市场繁荣发展5
三、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日本的竞争并积极应对7
(一)日本对美国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8
(二)美国积极培育日本的竞争对手11
(三)建立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以提高制造技术13
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半导体政策19
一、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重视研发并开始反思制造业外包19
(一)制造业加速外包19
(二)制造业对产业生态的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22
(三)支持竞争前学术研究23
二、2009-2016年,强调“再工业化”和优选技术研发25
(一)提出“再工业化”的目标并发布制造业战略25
(二)支持半导体优选技术研发网络26
三、2017年以来,又强调维护半导体产业的领先优势27
(一)2017-2020年,美国认为中国半导体业构成威胁并初步提出应对建议28
(二)2020年以来,美国制定芯片相关法案全面发展半导体业33
第二篇政策布局篇
第三章对半导体制造业靠前的重视40
一、对制造业进行战略投资的必要性:历史经验40
二、芯片制造成功的目标43
三、申请芯片生产补贴的相关规定45
(一)申请流程47
(二)优先考虑的因素48
(三)纳税人保护49
(四)国家安全护栏50
四、补助政策成效明显52
(一)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纷纷公布了在美国的扩产计划52
(二)多国(地区)纷纷跟进美国政策53
第四章为半导体制造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56
一、给予制造项目25%的税收优惠56
二、快速审批晶圆厂基础设施建设许可58
三、强化半导体制造人才的培养62
(一)培养半导体制造人才的三个优先事项63
(二)制订半导体劳动力发展计划65
(三)制订建筑劳动力计划66
(四)其他要求67
第五章新设半导体研发项目69
一、设立美国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71
(一)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建议71
(二)美国商务部的建设愿景73
二、设立美国半导体制造研究所82
三、制订计量计划85
四、制订优选封装计划87
五、相关机构和计划均需承担培养半导体人才的职责89
第六章创新前沿技术和优选工艺研究方式92
一、推动整体化、全栈式创新93
二、确立“登月计划”推动跨越式创新96
(一)半导体“登月计划”的设计原则和政策工具97
(二)生物芯片:“登月计划”的一个案例99
三、发展“小芯片”技术降低开发难度100
第七章建立区域创新中心102
一、联邦政府具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传统102
(一)联邦政府有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经验103
(二)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105
二、近几年美国政府尤其重视推动区域创新发展106
(一)重建更美好的地区挑战赛107
(二)区域创新引擎计划108
(三)美国商务部区域技术与创新中心110
三、半导体区域集聚典型:纽约奥尔巴尼112
四、芯片补助优先给予参与区域创新集群建设的企业115
第八章与盟友加强技术和供应链合作117
一、重视与盟友之间的技术合作117
二、与盟友加强半导体技术出口和投资合作121
三、与盟友加强供应链合作123
(一)美国积极吸纳盟友产品进入美国供应链124
(二)联合盟友共建多元化供应链125
(三)美国联合盟友将中国排除在其供应链之外126
第三篇政策分析篇
第九章美国产业政策的基本框架130
一、产业政策再次受到重视130
二、产业政策的内涵133
三、产业政策的目标、类型135
四、产业政策工具138
五、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142
第十章美国产业政策的特点146
一、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全政府、举国式146
(一)全政府、举国参与的内涵146
(二)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148
(三)建立联邦政府主导的全面的协调机制151
(四)加强项目、计划之间的协同154
(五)各方全面参与、有效监督156
二、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经济政策157
(一)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158
(二)产业政策与竞争力提升163
(三)产业竞争力与经济政策167
三、不同于苏联集中式的举国体制168
(一)科研体制过于集中169
(二)科研与生产脱节170
第十一章以创新型小企业为重点的产业政策173
一、提供资金支持174
(一)提供研发资金174
(二)提供其他融资支持177
二、建立技术和咨询服务机构178
三、加强政府采购179
四、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180
(一)一般性规定180
(二)适用于半导体等特殊行业的规定182
五、强化网络安全、供应链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183
六、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机构对创新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186
(一)DARPA及其对创新的支持187
(二)能源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E)189
七、取得巨大创新红利190
结语193
附录A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及其举国体制197
附录B美国战略计算计划及其举国体制206
附录C美国高性能计算计划的演进逻辑、管理机制与实施特点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