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出湾塘 志在卫国 卢伟如的革命人生

走出湾塘 志在卫国 卢伟如的革命人生

  • 字数: 3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卢晓衡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46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卢伟如,一九一九年十月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新圩镇约场村。一九三七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惠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一九四一年在有名的抢救香港文化人士的“秘密大营救”中任惠州秘密联络站站长。一九四二年加入东江纵队,任大队政治委员、支队长、江南指挥部指挥员等职。一九四六年六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调至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纵,先后任步兵副团长、炮兵团长,参加了许昌、开封、洛阳、济南攻坚战以及淮海、渡江、舟山等战役。一九五一年任华东第三炮校训练部部长。一九五二年赴朝鲜参加了有名的上甘岭战役,任炮七师副师长、代理师长。一九五五年到苏联列宁格勒炮兵指挥学院学习。一九六零年毕业回国后到刚组建的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任一所所长、副院长。一九六五年任炮兵科研部副部长。在军委炮兵武器研制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奋战20多年,为我军炮兵科研事业发展做出许多重要贡献。一九七零年至一九八二年先后任后勤部副部长、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一九八二年任广州军区副政委。一九八五年一月一七日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本书由卢伟如的长子卢晓衡执笔。2008年起,作者开始着手搜集、整理资料,走访了有关单位和卢伟如生前的战友与同事,2010年完成了《走出湾塘——卢伟如的革命人生》一书,详细记述了卢伟如的一生,讲述了老一辈革命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光辉人生。本书第一版出版后,作者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及补充材料等。此后,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书稿内容,直至2016年5月24日,因病去世。本次出版的《走出湾塘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即是在作者生前完成的修订稿基础上,经过其家属补充、整理相关材料后完成的。全书共19章,附有卢伟如文选及卢伟如年谱。
作者简介
卢晓衡,男,汉族、1944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卢伟如与叶景舟长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级调研员、副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晓衡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台港澳地区学术交流管理工作,对台港澳问题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他主编的《海峡两岸社科交流参考》一书总结了他在中国社科院与台湾地区二十年的交流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此外,他主编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呼唤》《三教圆融 两岸一体》,参与编辑的《中国人文精神的呼唤》《台湾爱国诗鉴》《台湾爱国文鉴》《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研究》等书籍在研究对台间题上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退休后,卢晓衡专注于为父亲卢伟如编写传记的工作。本书第一版于2010年出版。此后几年他又着手对此书进行修订,直至2016年5月24日去世。
目录
第一章家乡、家世和童年
一偏僻山村好风光
二客家人的好传统
三发奋图强好子弟
第二章继续求学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革命思想萌芽”
二投入抗日救亡学生运动
三学生会主席面临的严峻考验
四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专心致志于革命事业的开始”
一从党支部书记做起
二转任中心支部书记与认识叶景舟
三从区委书记到县委组织部长
第四章“秘密大营救”中的“罗衡”
一领导茶园和惠州段
二将秘密交通站设在敌人眼皮下
三廖承志检查工作堵漏洞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