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公证的现代化 体制转型与制度创新

中国公证的现代化 体制转型与制度创新

  • 字数: 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400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5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四大主题:公证体制改革的理论检视,公证制度规范的优化革新,公证业务创新的实践探索,在线公证模式的发展趋势,聚焦公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等前沿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纠纷预防与诉源治理:公证理论与实务系列丛书”之二,是首届中国公证改革发展高端专题研讨会的成果荟萃。全书聚焦中国公证现代化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前沿问题,汇集全国公证理论与实务专家的共同智慧,深入探讨公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中国方案。全书共分四编:第一编“公证体制改革的理论检视”分别从合作制公证机构性质、事业体制公证机构机制创新、公证模式与公证制度定位等视角对公证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检视与反思。第二编“公证制度规范的优化革新”着力探讨公证执业区域、公证书效力、公证核实权等具体公证制度的运行困境与优化对策。第三编“公证业务创新的实践探索”重点关注物业管理公证、遗嘱公证、信托公证、意定监护协议公证等公证业务,积极总结公证实践探索的有益经验,并加强理论指引。第四编“在线公证模式的发展趋势”对在线公证模式、网络赋强公证制度运行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在提出解决进路的基础上,指明在线公证模式的未来发展与完善方向。
作者简介
主编:廖永安,现任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两届)、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求是》《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等3部,以及主编《中国调解研究文丛》等著作教材30余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优选检全国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励40余项。谢蔚,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委员。主要从事民法基础理论、公证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在《判解研究》《私法研究》《罗马法与共同法》《湖南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副主编:夏先华,现任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兼任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专职研究员、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智库专家。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公证法学的教学研究,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社科评审委员会、省教改等课题10余项,出版个人专著《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参编《诉讼制度改革与理论探索》等著作3部,在《湘潭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河北法学》《人民法院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公证改革发展高端论坛一等奖、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生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10余项。 段明,现任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秘书长,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批法律研修学者。主要从事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智慧司法的教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课题5项;在《光明日报》《比较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部分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个人专著《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研究》,以及合著出版 Mediation and Law in China :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等学术专著5部;荣获中国法学会青年论坛二等奖、首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后、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10余项。
目录
第一编公证体制改革的理论检视
专题一法律责任视角下的合作制公证机构性质探讨
——从司法裁判检讨公证机构的改制阮啸孙戈2
一、合作制公证机构性质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2
二、司法裁判实务对合作制公证机构定性的影响5
三、业务管理中的机构责任对公证机构改制的影响7
四、合作制公证机构的定性及改制路径12
专题二合作制公证机构的公有属性探究
——以集体公有解读为重点章勇赵文兵14
一、政策文件中的公有属性解读14
二、新中国民法典草案中集体公有的解读17
三、合作制公证机构集体公有属性的厘定19
余论24
专题三自收自支事业体制公证机构机制创新的困境与出路李智25
一、自收自支公证机构的改制历程25
二、自收自支公证机构机制创新的困境26
三、自收自支公证机构机制创新的完善建议29
结语31
专题四欠发达地区公证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以G省县级公证机构为例许璐32
一、疑题:欠发达地区公证体制改革的困境表象32
二、析题:欠发达地区县级公证体制改革遇困的成因34
三、解题:欠发达地区县级公证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37
结语42
专题五我国公证机构本位证明模式的反思与转换
——以《公证法》修订为视角李全一43
一、公证机构本位证明模式的困境43
二、机构本位模式下公证员的权利义务状况剖析45
三、公证人本位证明模式契合公证法律服务的特性46
四、非法人组织的属性定位下公证证明模式的抉择52
结语53
第二编公证制度规范的优化革新
专题六我国公证制度定位的新解与归正
——兼论《公证法》第二条、第六条的修订陈军吴俊南55
引言55
一、公证制度定位的溯源诠析55
二、公证制度定位的时代新解57
三、契合现代公证制度定位的《公证法》修订建议58
结语62
专题七我国公证制度改革策略与修法建议
——以预防性司法制度定位为视角李全息63
引言63
一、公证预防功能的作用机制63
二、以预防性司法制度重塑公证改革共识66
三、《公证法》修订的具体建议69
专题八公证执业区域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结合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黄海璐77
引言77
一、公证执业区域制度改革的目标悖离78
二、公证执业区域制度改革遇困的成因分析83
三、公证执业区域制度改革的路径优化87
专题九程序违法公证书效力认定之冲突及其化解刘亚禾92
引言92
一、公证证明程序的立法透视93
二、程序违法公证书效力认定的冲突检视95
三、程序违法公证书作为证据适用的实践考察97
四、程序违法公证书效力认定的冲突化解99
专题十公证损害责任制度的实证检视与完善进路
——基于274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罗云103
引言103
一、宏观考察:公证损害责任案件的司法具象104
二、微观审视:公证损害责任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110
三、公证损害责任制度的完善进路113

专题十一公证核实权及其运行机制之探讨
——以H省公证机构实践情况为例周海林116
一、论争:公证核实权的性质探析116
二、溯本:公证核实权的基本属性119
三、检视:公证核实权的实践困境120
四、诠解:公证核实权的困局成因124
五、纾解:公证核实权规范运行的进路127
专题十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公证保全之完善郑鑫131
一、影响电子数据公证保全适用的因素131
二、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数据真实性固定中的应用潜力135
三、技术可靠性背景下技治主义思路的推行可能性137
结语140
第三编公证业务创新的实践探索
专题十三物业管理中引入公证机制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
——基于对株洲市物业管理状况的考察株洲市国信公证处课题组143
引言143
一、株洲市物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43
二、物业管理中难点问题的原因分析146
三、公证在物业管理中的机制优势148
四、公证介入物业管理的具体路径149
结语158
专题十四《民法典》视域下公证遗嘱的反思与修正
——兼论对《遗嘱公证细则》的修改建议李安宁160
引言160
一、公证制度与法律行为的关系162
二、公证遗嘱的概念界定165
三、公证遗嘱的构成要件168
四、《遗嘱公证细则》的修改建议172
专题十五论遗嘱行为本质与遗嘱公证证明边界徐辉174
一、遗嘱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74
二、遗嘱设立中个人意志与公权力的界限176
三、公证遗嘱的审查尺度与证词表述178
结语180
专题十六《民法典》视野下公证参与遗产管理的困境与破解周千荀181
一、公证参与遗产管理的制度背景解读181
二、公证机构参与遗产管理的功能优势183
三、公证机构参与遗产管理的实践探索185
四、公证机构参与遗产管理的现实困境187
五、公证机构参与遗产管理的规范进路188
专题十七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新探
——兼论《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的修订李泳恩193
引言193
一、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实证分析193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探析197
三、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属性与公证业务的因应199
四、公证介入遗赠扶养协议的路径探析200
结论204
专题十八民事信托视角下的财富管理与传承
——以存款信托协议书公证为例印媛205
一、案例简析205
二、民事信托制度的概念与发展207
三、民事信托在财富管理与传承中的价值208
四、公证对民事信托的“加成”210
结语213
专题十九意定监护协议公证中协议审查的规范展开翟子玄215
一、意定监护协议的性质检思215
二、对意定监护协议订立主体的审查216
三、对意定监护协议生效条件的审查218
四、对意定监护协议任意解除权的审查219
结语221
第四编在线公证模式的发展趋势
专题二十互联网公证的正当性及其边界汤庆发赵福林223
一、互联网公证的现实必要性223
二、互联网公证的正当性基础226
三、互联网公证的边界及选择229
专题二十一在线公证制度的检视与完善殷浓利233
引言233
一、在线公证的基本概念233
二、在线公证制度的理念与原则235
三、在线公证制度探索中的伦理底线与风险阻断239
四、在线公证制度的完善建议241
结语245
专题二十二民事法律行为在线公证的风险与应对梅臻246
一、在线办理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地域247
二、民事法律行为在线公证存在的业务风险250
三、民事法律行为在线公证的风险化解方案252
结语256
专题二十三互联网公证程序与法律责任的审思
——以传统公证为比较对象刘海城258
一、互联网公证的理论解读258
二、互联网公证的程序殊异260
三、互联网公证的法律责任263
结语266
专题二十四互联网金融债权网络赋强公证的合理化进路刘冬267
引言267
一、公证赋予债权文书执行效力的要件267
二、互联网金融债权网络赋强公证面临的障碍271
三、互联网金融债权网络赋强公证的规则调适273
结语277
专题二十五“互联网+”赋强公证模式的发展路径探析张梦唯278
一、问题的提出278
二、“互联网+”赋强公证模式运行的必要性279
三、不同办理模式下“互联网+”赋强公证的实践困境282
四、“互联网+”赋强公证模式的优化路径285
结语288
后记28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