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效果及其保障治理机制研究

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效果及其保障治理机制研究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余军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3219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主题。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率、高附加值、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相结合的增长方式。确保社会各阶层、群体能够均等地获得生产要素、公平地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进而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金融市场能否服务于所有个体,是否设置了各种歧视性的门槛,决定了各层次群体是否具有均等的获得要素的机会。包容性经济增长倡导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发展普惠金融被认为是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书首先对比了中美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普惠金融发展历程,总结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价值导向的制度差异。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在两国收入分配、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和就业三个包容性增长维度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普惠金融属于一种非均衡、高效率型包容增长模式,该模式导致金融泛化严重、社会与家庭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剧;中国的普惠金融属于兼顾结构均衡的弱型包容增长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率偏低,但却是符合本土国情和长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很优选择。然后,本书深入探讨了两国普惠金融经济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体制原因,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最后,提出应巩固和改善我国的结构型普惠金融模式,就构建以支小支农为重点金融服务体系、开拓农民理财增收渠道、建设农村非财务征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总之,中美作为两个具有鲜明发展观的国家,有着各自发展普惠金融的出发点、运行手段和保障治理机制。通过对比研究可借此探讨“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两大发展形态下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模式的运行差异,以及不同经济体制所构建的保障机制的异同,为世界上正在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的借鉴与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文献研究现状与述评
1.3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
2.1增长理论深化与普惠金融价值旨向
2.2普惠金融福利增进与福利非稳态
第3章美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回顾
3.11945-1980年
3.21980-2019年
第4章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回顾
4.11978-1999年
4.22000-2018年
第5章资源配置体系对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效果的影响研究
5.1相关指标的选取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