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9新版)梁羽生作品集-冰川天女传(附《冰魄寒光剑》)(11-13)(全三

(2019新版)梁羽生作品集-冰川天女传(附《冰魄寒光剑》)(11-13)(全三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梁羽生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426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特别收录首次与内地读者见面的图书插画大师、岭南画派名家卢延光、蒙复旦等手绘插图近千幅,弥补内地梁羽生武侠小说无插图之憾,极具收藏和阅读价值。有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写书名,有名画家、篆刻家张贻来为作品篆刻印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性。对照多个历史版本精心编校,查漏补缺,被广大梁迷赞誉为“至今梁羽生作品最完美版本”。装帧精美,封面珠光效果特色精印。
内容简介
梁羽生作品集:冰川天女传(11-13)(套装上中下册)》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叙述的是清乾隆年间朝廷欲护送喇嘛教圣物金本巴瓶至西藏拉萨,江湖各路人物各有目的聚集西藏。从而引出唐经天与冰川天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生前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他博闻多见,涉猎甚广,对历史颇有研究,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也很深,还下得一手好棋,写过不少棋评。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广泛,五十多年来,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从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开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笔”,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有40种之多。其中,《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等是他的代表作。2009年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2008年11月7日晚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目录
第一回 神箭连飞 穿云惊小侠 飞刀一掷 劈果救佳人
第二回 峻岭飞骑 仇家窥帐幕 金针解穴 医道配神功
第三回 为避强仇 逃生来塞外 欲寻侠士 冒险上冰峰
第四回 湖畔寄情 拐仙施妙手 冰河怪影 天女慑群豪
第五回 流水落花 深仇伤寂寞 珠宫贝阙 往事诉辛酸
第六回 天女飞花 仙姝应有恨 冰川映月 骚客动芳心
第七回 剑气射珠宫 亦真亦幻 柔情联彩笔 宜喜宜嗔
第八回 沧海桑田 仙山伤劫后 白云苍狗 侍女话前因
第九回 妙境华严 艳说神仙侣 仙音玉笛 喜联异国情
第十回 漠外隐神龙 高深莫测 荒山逢异士 虚实难知
第十一回 峻岭飞骑 书生施妙手 神弹却敌 天女护金瓶
第十二回 琴韵寄深心 尘缘未了 边城窥隐秘 旧地重来
第十三回 闹市孤臣 神龙图大事 寒光热浪 冰剑斗妖邪
第十四回 大漠传声 童心戏天女 驼峰聚会 妙计骗佳人
第十五回 古窟传经 湖边谈往事 冰弹受挫 盆地觅芳踪
第十六回 圣女宫中 疑云迷侠客 喇嘛寺里 法会起干戈
第十七回 大漠藏龙 九重惊蛰伏 风尘侠隐 一剑看雄飞
第十八回 青女素娥 浮云掩明月 奇人疯丐 铁剑骇英豪
第十九回 浅笑轻颦 花前谈往事 兰因絮果 月下见伊人
第二十回 玄功内运 侠士破神招 异境天开 书童有奇遇
第二十一回 寻觅芳踪 名山逢怪客 追查旧事 古寺遇良朋
第二十二回 空际香花 玉人戏英侠 蓬莱异岛 童子拜奇人
第二十三回 愤世奇行 赢来疯丐号 狂歌骇俗 惹得美人怜
第二十四回 羽士魔头 群邪朝法会 冰弹玉剑 天女上峨眉
第二十五回 妄动无明 玄功消一旦 安排有道 衣钵得真传
第二十六回 知己难逢 怜才惜疯丐 深情谁谴 忆旧念佳人
第二十七回 云破月来 空劳魂梦绕 钟声梵贝 惊见剑光寒
第二十八回 舞影蹁千 飞刀杀仇敌 风云动荡 侠士护危城
第二十九回 塞外兴波 奸徒困侠士 宫中对掌 侠丐斗神僧
第三十回 块垒难平 伤心话故国 狂歌当哭 失意走天涯
第三十一回 短梦几时醒 音传海外 幽情谁可诉 人散荒原
第三十二回 一片天真 书童戏玉女 十分惶惑 怪客劫囚牢
第三十三回 缥缈异香 飞鸿天际远 踌躇女侠 走马雪山遥
第三十四回 峭壁现侠踪 疑云阵阵 堡中来怪客 妖气重重
第三十五回 幽谷屯兵 战云迷塞外 军前露面 天女震番王
第三十六回 神功无敌 较技服三军 滑雪奇能 振衣凌绝顶
第三十七回 剑影刀光 群英逞绝技 干戈玉帛 杀气化祥云
第三十八回 恩怨全消 经年怀旧恨 死生度外 一醉解千愁
第三十九回 大雪寒风 高山消霸气 轻怜密爱 冰塔救佳人
第四十回 天女散花 珠峰劳怅望 冰川映月 云海寄遐思
冰魄寒光剑
第一回 横跨昆仑来绝域
第二回 藏身冰谷遇奇人
第三回 魔鬼城中闻玉笛
第四回 寒冰窟里见奇珍
第五回 布达拉宫参活佛
第六回 珠峰脚下遇奇人
第七回 古堡深宵龙虎斗
第八回 王宫异事露阴谋
第九回 冰弹玉剑伏魔头
第十回 幽谷寒泉困豪杰
第十一回 华堂武士拼生死
第十二回 洞房红烛结鸳鸯
摘要
    第一回 神箭连飞 穿云惊小侠 飞刀一掷 劈果救佳人
     “圣峰的冰川像天河倒挂,
     你听那流冰浮动轻轻地响――
     像是姑娘的巧手弹起了东不拉。
     她在问那流浪的旅人:
     你还要攀过几座冰山?经历几许风砂?
     咿啦――
     流浪的旅人呀,
     草原的兀鹰也不能终日盘旋不下,
     你们尽是走呀,走呀,走呀――
     要走到哪年哪月,才肯停下你们的马?
     姑娘呀,多谢你的好心好意,
     只是我们没有办法回答。
     你可曾见过荒漠开花?
     你可曾见过冰川融化?
     (你没有见过?没有见过!呀!)
     那么流浪的旅人哪,
     他也永不会停下!”
     歌声杂着马铃,飘荡在藏边的草原,一群卖唱的流浪者正在草原经过。草原四望无边,喜马拉雅山绵延天际,晶莹的雪峰像一排排白玉雕成的擎天玉柱,从云霄中探出头来,倾听流浪者的哀弦凄诉。
     草原上一个汉族少年也正在倾听这群流浪者的歌声,眼中隐有泪珠,潸然叹道:“我和你们也是一样,你们浪迹天涯,我也不知何年何月才得重回故里!”
     这少年姓陈,名唤天宇,本是江南苏州人氏,只因他父亲陈定基在朝为官,上章弹劾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奸臣和坤,因而被贬西藏,做萨迦宗的宣慰使,远戍边疆,眨眼八载,他随父亲来时才只十岁,现在已是十八岁的少年了,他父亲日日与他谈说江南风物,因而他小小年纪,心中也充满乡思。
     这群流浪者数约十余,其中有藏人,有维人,还有两个汉人,似乎是在旅途中拼凑而成,结队卖唱的。陈天字目送他们缓缓经过,目光忽然停留在一个披着白纱的藏族少女身上,这少女杂在人群之中,有如鹤立鸡群,众人反复歌唱,只有她紧紧闭着嘴儿,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凝望天际浮云,显出一派茫然的神色,任由马儿驮着她走,对同伴的歌声听而不闻,似是心中正在思量什么,又似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连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似的。要不是她的眼珠还会闪动,陈天字几乎怀疑马背上驮的乃是一尊石像。
     陈天宇正在出神,忽听得头顶上一声鸦叫,抬头看时,猛地里弓弦疾响,其中一个汉人骤然一箭射来,听那利箭穿空的刺耳之声,竟足急劲之极!
     陈天宇飘身一闪,反手一招,抄着箭尾,正待喝问,只听得噼啪一声,弓弦再响,这人用的竟是连珠箭法,前箭甫出,后箭即至,快如闪电,那乌鸦啼声顿止,从空中跌了下来。那汉子抱弓施礼,说道:“我嫌这鸦声噪耳,所以把它射下,箭法不精,误惊了公子了。”陈天宇哼了一声道:“要不是我懂得空手接箭之法,现在还能和你说话吗?你这箭是怎么射的?”那汉子赔笑说道:“公子请你看看我这支箭,它是不能伤人的呀!我本来是射那乌鸦的,怪只怪我的箭法不精,教公子误会了。”陈天宇一看,那支箭没有箭镞,果然不是伤人的利箭。那汉子又抽出一支有箭镞的箭来,道:“这才是伤人的利箭。”引弦一射,直上半空,待那箭掉头下落,铁弓一弯,霍地又是一箭,两支箭刚好在空中碰个正着,“嚓”的激起一点火星,一闪即灭。那汉子哈哈大笑,抱弓一揖,跨马赶上大队去了。
     陈天宇怔怔出神,心中想道:“这汉子箭法惊人,实是罕见。他刚才那箭明明是向我射来,怎说是失了准头。我与他素不相识,何以他要射我?既然射我,又何以用的是没有箭镞、不能伤人的箭,到底是何用意?”正百思不得其解,忽听得有人叫道:“少爷!”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书童,不知从什么地方悄悄地溜了出来,陈天宇吃了一惊,道:“江南,你也在这里吗?怎么我没瞧见你?”
     陈天字的父亲因为久离江南,所以给书童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聊慰乡思。这书童与陈天宇年纪相若,平素玩在一起,甚是淘气,听得陈天字问他,嘻嘻笑道:“老爷叫我出来找你,那鸟汉射你,我躲在草里呢。嘻,少爷,我跟了你这许多年,竟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本事,一下子就把那支箭接着了!平时也没见你练过弓箭,喂,你教我行不行?”陈天字面色一变,端容说道:“江南,不准你说与老爷知道!你若将我今日接箭之事对人说了,我就撕你的皮!”江南见少爷说得甚是认真,伸伸舌头道:“好,不说,不说!”心中暗暗奇怪:少爷有那么大的本事,为何却要瞒着老爷?
     那书童跳跳蹦蹦,跑去捡地上的乌鸦,忽道:“咦,这乌鸦没受半点伤竟然死了,这是怎么射的?”陈天字吃了一惊,看那乌鸦果然毛羽完整,没半点伤,那支没镞箭掉在旁边,箭杆上也没沾半点血。心知这乌鸦之死,乃是受箭杆的激荡之力震伤内脏所致,心中惊道:“这乌鸦飞在高空,给利箭射死不足为奇,给箭杆震死,那汉子的手劲内力可真是惊人。”
     陈天宇闷闷不乐,随书童返家,回到家中,只见父亲正在客厅与老师谈话。他的老师姓萧名青峰,年约五旬,相貌清癯,三绺长须,背微佝偻,活像个科场失意的老儒。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