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研究 从斯密、李嘉图到穆勒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研究 从斯密、李嘉图到穆勒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泽芝
  • 出版日期: 202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44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学理论研究源于两大历史传统:一是与道德哲学、政治学相关联的伦理根源,二是与“工程学”方法相关联的逻辑根源。而这两大根源在古典经济学中都有所体现,如李嘉图更注重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方法,而斯密、穆勒更注重经济学研究中的伦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经济学与道德哲学的分化过程正好体现了这两大传统的演化轨迹。因此,整体性地把握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演化,是要在其理论演化中寻找共性特征,同时也包含着对特定问题的不同理解。只有从“整体性”或“差异性”方面去审视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演化,才能深刻把握其背后的理论进路。从个人行为、市场经济、政治制度三个维度展开理论探究,概述古典经济学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差异性认知,探寻其道德观演化历程。以此为据,对内涵丰富道德价值的经济理论进行综合性审视,追寻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与道德秩序有机衔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道德与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来源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转型:道德观演化的“牵引机”
二、政治变革:道德观演化的“风向标”
三、文化变迁:道德观演化的“助推器”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洛克和曼德维尔的经验主义功利论
二、从沙夫茨伯里到休谟的道德情感论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开启
——斯密富国裕民经济学体系的道德属性
第一节 “经济人”与“道德人”相契合:人性逻辑预设
一、“经济人”的基本规定
二、“经济人”的道德性及局限性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契合的情感调节:同情共感原理
第二节 交换正义与社会正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一、基于“同情-公正”视角的正义准则
二、作为自然正义的交换正义
三、作为社会正义的分配正义
第三节 自然自由制度:商业社会秩序的理想追求
一、对管制经济的批判与对自由放任的扬弃
二、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的确立
三、政府的有限职能与国家治理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偏离
——李嘉图经济学体系的科学化转向
第一节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逻辑基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