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行动与政府回应 议题、网络与能力

环境行动与政府回应 议题、网络与能力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孙小逸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6550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城市环境行动中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的问题包括: 我国城市环境行动呈现哪些新的特征? 为何不同地方政府对环境行动的回应模式存在差异? 地方政府如何对环境行动进行有效吸纳? 本书通过对一系列环境行动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意识的提高与风险感知的增强推动了环境行动的兴起。政府对环境行动的回应策略一方面受行动议题与动员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地方治理网络形态与政府回应能力。本书企盼为环境政治、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发展与治理创新贡献绵薄。
作者简介
孙小逸,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政治、基层治理与城市研究。在《公共行政评论》《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社会》以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Social Movement Studies,Journal of Urban Affairs,Urban Affairs Review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城市社区治理——上海的经验》(2017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等课题。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环境意识与集体行动
二、“不要在我家后院”
三、政府回应逻辑
四、研究方法
五、章节概览
第二章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环保参与
一、公众的环境意识
二、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评价
三、公众的环保参与行为
四、各类环保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五、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的兴起
第三章空间意义建构与环境行动
一、风险感知的心理与文化视角
二、空间、场域与城市运动
三、差异化的风险感知框架:对两起PX事件的比较
四、春城昆明与公众对环境风险的感知
五、南方油城与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反弹
第四章多元环境力量的联结
一、集体行动动员:政治机会结构与资源动员
二、多元环境力量联结的形式与条件
三、家乡情结:居民自发的环保行动
四、事件调查:地方性环保组织的参与
五、舆论营销:全国性环保组织的推动
第五章政府回应与环境行动结果
一、集体行动结果的界定与影响因素
二、中国的环境行动与政府回应
三、研究方法与条件设定
四、环境行动中政府改变决策的影响路径
五、环境行动中政府不改变决策的影响路径
第六章地方治理网络与回应转向
一、政府回应冲突事件的现有研究
二、政策网络治理的理论视角
三、阿苏卫事件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
四、番禺事件与广州市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的成立
五、对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政府治理能力与吸纳机制
一、政府基层治理能力的现有研究
二、环境行动对基层治理的挑战
三、地方政府对环境行动的四种吸纳机制
四、对四种吸纳机制的比较分析
第八章环境行动的治理路径探究
一、研究发现总结
二、邻避效应辨析
三、风险治理与协商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