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道德史

人类道德史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 作者: 王洋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69245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没有道德,就没有人类;不懂道德,就没有成功!
内容简介
“人类”“道德”“历史”均是客观存在,应该有一部著作将这三者联系起来开展系统讨论,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肩负起了历史责任。人类道德史是一部人类对自身欲望的约束、引导史。本书从自然地理环境变迁、人口密度增加、民族不断融合、生产力水平提高等四个物质性维度出发展开讨论,阐述了人类道德作为主观意识和客观实践两方面的历史发展逻辑以及扬弃、进退步历程,形成了基于逐利的独立史观体系,力求做到道德概念体系完整,道德分类覆盖全面,道德发展逻辑清晰,并对人类道德未来发展有着自己的期许和判断。本书首次将人口密度系统地引入社会科学体系,认为人类道德体系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对人口密度自然增加趋势长期自适应的结果之一。本书提出了一个基于人口密度、民族融合性的人类文明划分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新的范式构想,认为人类未来将不可避免地迈向高人口密度、高民族融合性的状态,形成一个逐利整体。本书详细论述了中华文化比其它各国文化更能适应这个总趋势,从而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一个总根源,并助力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
作者简介
王洋。男。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知名央企人士,文化控制论的提出者。文化控制论是一个文化的定义体系,一个文化分析、比较和跨文化移植的预判工具。2011年出版了个人专著《伦理结构、尊卑与社会生产》(中国经济出版社)为《人类道德史》中一些重要观点的讨论,如:作为道德存在前提的自由意志,中西文化的分野与源流,各文明社会动态预分配结构等做了铺垫。
目录
第一章人口密度对研究的基础作用
第一节人口密度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口密度与社会成员间的基本联系数量
第三节人口密度与人自身的主客观约束,兼论将人口密度引入各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文明诞生的人口密度条件以及相关地理、气候因素
第五节人口密度增加与婚姻制度的演化
第六节人口密度增加与国家的诞生
第七节三大文明类型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范式
第八节主观道德和外部约束(契约和法律)的关系
第九节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需要更广泛的法治
第十节道德进步要基于稳定的道德体系
第二章道德的经济学含义
第一节个人的基本欲望及其无限性
第二节个人欲望膨胀的原因与满足欲望能力的储备
第三节个人欲望的对象——"利",及"利"的六个含义
第四节道德主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