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 作者: 姜柏强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51086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区域研究的视角,对直隶省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对直隶省士绅阶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活动的考察,肯定他们所做出的成绩,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启迪。
内容简介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教育领域开展以“废科举、兴学堂”为核心的教育变革,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晚清士绅阶层投身直隶省新式教育活动之中,通过捐献学堂经费、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机构以及任职学堂教习等多种方式推动直隶省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本书从士绅群体的角度考察晚清直隶教育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分析这一阶层在晚清直隶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活动与贡献,以期呈现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图景。
作者简介
姜柏强,男,1988年11月生,河北廊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河北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 001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03
一 选题缘起 / 003
二 研究意义 / 004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006
一 直隶 / 006
二 士绅 / 007
三 教育早期现代化 / 008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009
一 士绅阶层的研究成果 / 009
二 晚清直隶教育的研究成果 / 012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015
一 文献分析法 / 015
二 个案研究法 / 016
第五节 创新点与难点 / 017
一 创新点 / 017
二 难点 / 017

第二章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缘起 / 019
第一节 士绅阶层概述 / 021
一 士绅阶层的地位及角色 / 021
二 士绅阶层的近代转型 / 027
第二节 晚清士绅投身新式教育活动的动因 / 033
一 “西学东渐”推动士绅对待新学态度的转变 / 033
二 清政府兴学政策的推动 / 036
三 废除科举制度后,士绅谋求自身地位的需要 / 044

第三章 晚清士绅与直隶各级各类教育的早期现代化 / 053
第一节 晚清士绅与直隶学校教育的初兴 / 055
一 初等教育的起步 / 055
二 中等教育的肇兴 / 065
三 高等教育的发端 / 075
四 师范教育的始兴 / 081
第二节 晚清士绅与直隶社会教育的萌芽 / 088
一 社会风气的改良 / 089
二 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的创办 / 097

第四章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的个案研究——以严修为中心的考察 / 109
第一节 兴办新式学堂 / 111
一 普通教育学堂 / 111
二 师范学堂 / 114
三 女子学堂 / 116
第二节 赴日本考察教育 / 118
第三节 教育行政改革 / 126
一 首创劝学所 / 126
二 建立查学制度 / 129

第五章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反思 / 137
第一节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影响 / 139
一 推动直隶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 139
二 促进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 / 141
三 推动直隶社会的整体发展 / 146
第二节 晚清士绅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现实启迪 / 151
一 正确认识教育现代化 / 151
二 推动中国教育传统的现代化转换 / 153
三 重视民间及社会力量的兴学活动 / 155
结 语 / 158
参考文献 / 160
附 录 / 169
附录 1 直隶各属办学出力及捐助学堂经费人员奖励统计表(节选) / 169
附录 2 光绪三十三年分派各属高等小学堂教员表 / 184
附录 3 光绪三十三年分各属中学堂教员表 / 188
附录 4 直隶全省中学堂简明表(节选) / 191
附录 5 光绪三十三年分派定各属初级师范学堂教员表 / 197
附录 6 晚清直隶省新式教育活动大事记(1860—1911) / 19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