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蜀雅韵 文化基因谱系构建与数字化创新设计

巴蜀雅韵 文化基因谱系构建与数字化创新设计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王蓉,赵丽,康华西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319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传统地域文化的再发掘、保护、创新与传承。 当今时代,许多传统地域及村落的衰败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濒临消失,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内涵也持续受到现代科技与世界主流强势文化的冲击。本书立足于平衡地域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村落发展需求,并在数字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再开发利用地域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和创新优势。 ?作者团队多年调研,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绘制出巴蜀地区文化基因谱系图,囊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农耕文化四大领域。对产品设计、新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士,及设计文化、艺术理论的研究者,地域文化、文化遗产、非遗传承的相关研究者都有极大参考价值。 ?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设计,探讨包括文博类APP、VR虚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文博人机交互等近两年发展火热的设计项目,为数字文创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内容简介
山川秀丽的巴蜀大地造就了丰富、独特、多元、包容的巴蜀历史和巴蜀文化。如今的“巴蜀文化”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狭义的古巴蜀文化遗产,更是指以川、渝两地为核心的多民族文化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从古至今的文化总和。本书以巴蜀地区文化为研究基础,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并对其各部分文化遗传基本单位进行梳理,扎根理论进行研究,最终构建相关文化基因谱系模型,同时结合数字化创新进行相关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新展望。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的设计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使用,也适合对巴蜀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和相关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蓉,四川成都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四川省教育评估评审专家,四川省文旅厅职称评审专家,同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地域文化与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理论及其方法等研究。 赵丽,四川射洪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巴文化要素模型构建及其文创设计应用》,参与多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康华西,四川成都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发表论文有《情境认知视域下的儿童体验设计研究》等6篇;参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3项。
目录
第一章巴蜀与巴蜀文化概述1
第一节巴蜀概述1
第二节巴蜀文化概述3
第三节巴蜀文化区域界定21
第二章巴蜀文化的资源分析23
第一节文化资源现状分析23
第二节典型性文化资源探究24
第三章典型文化资源梳理和基因谱系构建32
第一节物质文化基因谱系34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基因谱系53
第三节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谱系71
第四节农耕文化基因谱系85
第四章巴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99
第一节文化复苏:民族性保护99
第二节文化复建:数字化创新设计104
第五章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时代背景108
第一节数字化创新的由来及类型108
第二节数字化创新的定义及特征122
第三节数字化创新设计的优势及发展现状125
第四节数字化创新设计背景下的文化需求136
第六章巴蜀典型文化资源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构建方向147
第一节宏观形态层面的构建方向148
第二节中观形态层面的构建方向149
第三节微观形态层面的构建方向151
第七章巴蜀典型文化资源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构建主旨154
第一节基因谱系转换及创造性传达155
第二节基因谱系借力数字化推广158
第八章巴蜀典型文化资源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构建内容162
第一节物质文化基因谱系的数字化VR虚拟场景162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基因谱系的数字化运用程序166
第三节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谱系的数字化人机交互170
第四节农耕文化基因谱系的数字化博物馆172
第九章巴蜀典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新设计实践177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新设计177
第二节物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新设计182
后记191
参考文献1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